延陵鳥類志 AVES NGIANA

 

鳥綱  (AVES)

 

 

卷一: 蜥鳥亞綱、古頜亞綱今鳥亞綱(齒頜總目)


鳥綱 Class: Aves

 

蜥鳥亞綱 Subclass: Sauriurae

(白堊紀初已經滅絕)

本亞綱被認為是鳥類已知最原始的族群, 長期以來僅含有始祖鳥 1 目 l 科 l 屬。自中國早白堊紀的原始鳥類不斷發現, 學者們對發現本亞綱的其他鳥類群產生了希望。1994年於遼寧農民楊雨山先生在北票市上圓鎮的尖山發現了數片形態類似始祖鳥的化石, 其後當地的奇石收藏者張和先生收集了上述化石, 包括有頭部及前肢及另一片比較完整的化石, 前者交給北京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侯連海研究員進行鑑定, 1995年分別在國內科學雜誌《科學通報》及英國《自然雜誌(Natural)》發表論文, 宣示了蜥鳥亞綱的第2個成員在中國發現, 並以孔子(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 479年)的稱號為鳥類屬性冠名。孔子鳥的發現, 無疑是古生物學以及鳥類學的一項突破, 使人類對蜥鳥亞綱生物多樣性有更多理解。孔子鳥在形態上與始祖鳥的類似性為其他已知鳥類(1995年)所沒有的, 而且西地區不斷傳來有羽毛生物的發現, 這本來這是好新聞,  不幸的是, 一些本來不是古生物學範疇的投機學者產生興趣, 也希望在這裡分一杯羹, 同時引發了國內學者間掠奪遼西古生物學化石及唯心科學論戰的醜劇!
由於蜚聲國際的發現, 使為化石的價值驟升, 尤其是鳥類, 當地有『一隻鳥, 一幢屋』之說, 故此凡有對開化石, 採集者多將正模與負模分開售予不同的學術部門,  問題便發生了。1996年中國地質博物館主事人季強獲得一片由農民售出的有羽毛生物化石, 急不及待地將之命名為 "中華龍鳥(Sinosauropteryx prima)", 被認為是比始祖鳥更為原始的鳥類, 甚至是"鳥類的祖先"! 但不久被更正為一種小型帶羽毛的恐龍而矣, 改為中華鳥龍。而且地質博物館收藏的是個體的負模標本, 正模標本卻收藏於另一所機構中, 為爭奪這件標本, 據聞季強曾使出渾身解數, 甚至出動警力企圖強佔, 但最後未嘗所願, 之後他們糾合一些為"鳥類尋祖"的國外學者, 共同發表中華鳥龍的發現對科學的重要性吹噓聲明, 換來更多研究中國化石的機會。繼中華鳥龍後, 氏又於1997年炮製 "原始祖鳥(Protarchaeopteryx)"品種, 其實是一種粗短尾巴上有保存良好的羽毛恐龍, 成為國際古生物學界的笑談! 而與之共穴的其中一位國外學者菲臘.居里(Philip Curie), 在
遼寧古盜鳥 (Archaeoraptor liaoniangensis)事件中以罔知造假化石而發表論文而聲譽掃地! 根據研究顯示: 上述一系列有羽恐龍與鳥類的親緣關係甚遠, 祗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甚至有人指出: 鳥類與暴龍的親緣總較中華鳥龍近得多!

蜥鳥亞綱的特徵, 因發現化石少, 目前尚有不同看法。其主要特徵有:方骨-方額骨關節;齒骨長而薄; 頸椎非異凹型; 腕骨掌骨不癒合; 第四、五指骨縮減; 肩 胛骨似錐形; 鳥喙骨窄;恥骨長向後方傾斜; 荐椎約6 枚; 脛跗骨近 端與跗蹠骨近端關節之跗骨消失; 跗蹠骨近端基本癒合; 跗蹠骨近端前後壓 縮, 以及腳爪兩側有縱溝等。


(1)
始 祖 鳥 目 Archaeopterygiformes

直至現時為止, 被認為是鳥類最原始的一目, 生活於侏羅紀中期,到了末期滅絕, 僅存數個化石標本, 為一種特具爬行類動物性質的鳥類: 顎部長有真正的牙齒及尾骨,  翼爪仍未癒合,  胸骨至下體骨骼結構類似恐龍和爬行類, 但是羽毛的結構已經是現代飛行鳥類模式。

             始祖鳥科: Archaeopterygidae

 
始祖鳥化石的複製品 ()柏林標本 () 埃希史得特標本 (館藏編號: NGB-78 ref1,  NGB-78 ref2)

 
始祖鳥的頭部(左)及上肢骨(右), 化石的複製品(NGB-78ref1)


始祖鳥倫敦標本的正副模化石真品, 編者拍攝於東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2017年)

始祖鳥 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 Meyer, 1861, (化石模型, 館藏編號: : NGB-83 REF : 無編號, 下圖: 倫敦標本真品 )
迄今為止所知的最原始鳥類, 化石僅產於德國巴伐利亞(Bavaria)蘇倫河芬(Solnhofen)的石灰岩層中距今14000千萬年前的晚侏羅紀時期發現的化石共有7, 該鳥身體大小如烏鴉, 頭部具長有尖利牙齒的頜骨; 掌骨彼此分離, 蹠骨也是如此, 三指骨未端皆有翼爪, 牠具有鳥類共有羽毛結構, 但又和所有其他已知鳥類物種不同, 牠具有由多節尾椎組成的長尾從骨骼的結構推測牠不具高超的飛行能力, 但可能祗在比較空曠地區作低空及短距離的滑翔, 很明顯牠是介乎於爬行綱和鳥綱之間的過渡類型, 始祖鳥的發現有力地證明鳥類起源於爬行動物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2) 孔 子 鳥 目 Confuciusornithiformes

起源侏羅紀未期,化石發現於白堊紀早期,中期前滅絕, 是一種較始祖鳥進化的鳥類: 顎部的牙齒已經消失而演化出角質喙; 尾骨已特化為劍狀的尾綜骨, 但翼爪仍未癒合,而且長得很粗大,胸骨的結構振接近爬行類, 與現生鳥類迥然不同。本目已知有兩屬, 分別為孔子鳥屬(Confuciusornis)及長城鳥屬(Changchenornis)

蜥鳥亞綱中孔子鳥與始祖鳥的形態對比 部分擇自[17]

 

聖賢孔子鳥 Confuciusornis sanctus

始祖鳥 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

 喙  齒骨退化, 無牙齒, 出現角質喙結構  齒骨仍較發達, 具尖銳牙齒
 前肢  肱骨有一特殊氣囊孔, 指骨長, 指爪特別發育, 掌骨不癒合  骨骼結構簡單, 指骨游離, 指爪發育, 掌骨不癒合
 肩帶  叉骨支短粗, 無叉骨突, 烏喙骨短寬, 與肩胛骨癒合  與孔子鳥結構相似。
 胸骨  板狀, 有側突  板狀, 無側突
 後肢  具第5蹠骨  具第5蹠骨
 尾骨  尾椎趨於癒合  尾椎不癒合

             孔子鳥科: Confuciusornithidae

   
頭部解析度較高的化石, 與NGB-81共同研究可以獲得較為完整之孔子鳥生物學資料  (館藏編號: NGB-81z)

聖賢孔子鳥 ( Confuciusornis sanctus )線描圖部分骨骼縮寫說明

a. 隅骨(angular),  ar. 關節骨(articular),  co. 烏喙骨(coracaid),  fe. 股骨(femur),  f. 額骨(frontal),  fu. 叉骨(furcula),  h. 肱骨(humerus),  il. 髂骨(ilium),  is. 坐骨(ischium),  m, mx. 上額骨(maxilla), mc. 掌骨(matacarpal),  n. 鼻骨(nasal),  pa. 頂骨(paritetal),  po. 眶後骨突(postorbital process),  pm. 前上頜骨(premaillary),  Pr. 前眶骨(preorbital), pu. 恥骨(pubis),  py. 尾綜骨(pygostyle),  q. 方骨(quadrate),  r. 橈骨(radius),  sc. 肩胛骨(scapula),   sq. 鱗骨(squamosal),  st. 胸骨(sternum),  t. 脛跗骨(tibiotarsus),  ta. 跗蹠骨骨(tarsometatarsus),  u. 尺骨(ulna)


使用外部同名模型材料進行重繪以及稍為改裝

聖賢孔子鳥 (聖孔儒鳥) Confuciusornis sanctus Hou et al., 1995., (館藏編號: NGB-81Z, 05 V NSC8 )

時        代: 距今約12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早(國內學者認為是晚侏羅紀)
發現地點: 
遼寧省北票市上園鄉
地質層組:
義縣形成層

延陵科學綜合室的孔子鳥科的化石共兩件: NGB-81標本可清晰表現該種久己絕跡於地球自然歷史最原始有喙鳥類的骨骼特徵, NGB-81z提供了頭部骨骼結構的研究依據這種鳥的翼上仍殘留三個巨大的翼爪, 胸部無龍骨突, 胸骨的排列形式似蜥蝪類, 肱骨上有大型氣孔 ,跗蹠骨未癒合, 股骨與腓骨的接合部位與一切現今鳥類相反, 尾綜骨呈劍狀, 但頭部卻與現代鳥類極為相似, 有角質喙孔子鳥科為鳥類進化過程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線索


 

紀一個從固有鳥類化石庫藏中發現的始孔子鳥屬(Eoconfuciusornis)新種

 

征雲 和 翱鵰 ( 05 V 2020)

 

 

關鍵詞: 固有庫藏、聖賢孔子鳥 ( Confuciusornis sanctus Hou et al., 1995)、候氏始孔子鳥  Eoconfuciusornis houi Ng et al., 2020 sp. nova, 新種,  肩胛骨

 

候氏始孔子鳥  Eoconfuciusornis houi Ng et al., 2020 sp. nova, 新種,   (館藏編號: NGB-190), 模式標本, 05 V NSC8)

NGB-190 候氏始孔子鳥 ( Eoconfuciusornis houi Ng et al., 2020, sp. nova,)


a. 隅骨(angular),  ar. 關節骨(articular),  co. 烏喙骨(coracaid),  fe. 股骨(femur), fu. 叉骨(furcula),  h. 肱骨(humerus),  il. 髂骨(ilium),  is. 坐骨(ischium), mc. 掌骨(matacarpal), pa. 頂骨(paritetal),  
pm. 前上頜骨(premaillary),  pu. 恥骨(pubis),  py. 尾綜骨(pygostyle),, r. 橈骨(radius),  sc. 肩胛骨(scapula), st. 胸骨(sternum),  t. 脛跗骨(tibiotarsus),  ta. 跗蹠骨骨(tarsometatarsus),  u. 尺骨(ulna)

: 始孔子鳥屬 Eoconfuciusornis Zhang, Zhou et Benton, 2008, 為孔子鳥科(Confuciusornithidae)的其中一種根據文獻所示: IVPP V11977產地為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區的大北溝形成層(Dabeigou Formation), 而 STM7-144祗描述產於花吉營形成層(Huajiying Formation)。白堊紀早期(距今131百萬年前)的地層中,
種加名辭源: 中國古生物學家侯連海教授, 以表彰他對於孔子鳥科的研究有卓越的貢獻

憑證標本: 1998年來自遼寧的化石市場, 具體出土地點及年代不詳基於科學的原則, 我們對標本的生物學特徵必須有個結論,  因為標本符合新種的條件, 故而作此處理方法


NGB-81z 聖賢孔子鳥 ( Confuciusornis sanctus Hou et al., 1995, A) NGB-190 候氏始孔子鳥 ( Eoconfuciusornis houi Ng et al., 2020, sp. nova, B)肩胛骨形態比較
Comparison of morphological patterns between Confuciusornis sanctus Hou et al., 1995, NGB-81z,  A & Eoconfuciusornis houi Ng et al., 2020, sp. nova, NGB-190, B

鑑定要點: 胸椎椎體側凹不明顯, 肩胛骨上沒有明顯肩突和關節面, 叉骨短, 胸骨關節面相對較寬, 肱骨的三角脊面不突出;肱骨近端寬度不超過遠端(寬度)的兩倍, 而且沒有氣孔,跗蹠骨比脛骨略長一半。[1] 根據已知的兩件鄭氏始孔子鳥 (Eoconfuciusornis zhengi) 化石標本(IVPP V11977[1] 及 STM7-144[2] )顯示, 這個品種是一個比較細小的品種, 在標本STM7-144還發現卵泡的遺存, 這顯然屬於成熟的雌鳥[2]。同種鳥類因性別不同而出現體型的差別本來不足為奇, 但是根據NGB-190的尺寸跟 E. zhengi 根本沒法配合 (同種四性中體型有極為懸殊對比的現象未見於鳥類), 故此祗能認為是另一個同屬新種, 故而擬定為新種


己被描述的兩件始孔子鳥 (Eoconfuciusornis)雄性(IVPP V11977)及雌性(STM7-144)化石標本的尺寸[1][2]
The size of a pair of described Eoconfuciusornis fossil specimens, IVPP V11977 for male & STM7-144 for female, [1][2]

 

 

Descriptions of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Eoconfucuisornis from our inherent treasury of bird fossil

 

Owen Ng et E.Ng (05 V 2020)

 

 

Keywords: Inherent Treasury, Confuciusornis sanctus Hou et al., 1995 Eoconfuciusornis houi Ng et al., 2020 sp. nova, new species, scapula.

Genus: Eoconfuciusornis Zhang, Zhou et Benton, 2008, one of genus which is belongs to the family Confuciusornithidae.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IVPP V11977 was discovered in the Dabeigou Formation in the Fengning, Manchu Autonomous Region of  Hebei Province, while STM7-144 is described as being discovered in the Huajiying Formation. Age of early Cretaceous (131 million years ago).
Etymology: The Species name is dedicated to Professor Hou Lianhai, a Chinese paleontologist, in recognition of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Confuciusornithidae.

Voucher specimen: Inherent treasury, It was came from the fossil market in Liaoning in 1998, and more traceable data are unknown. Based on scientific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uniqueness of this specimen, we must have a conclusion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llection,

Dignosis: lateral depressions in thoracic vertebrae undeveloped; scapula without prominent acromion and glenoid facet; coracoid short, with relatively wide sternal facet; deltopectoral crest of humerus not prominent; proximal end of humerus no more than twice the width of distal end and lacking a fenestra; tarsometatarsus slightly longer than half of the length of tibia.[1] According to two known fossil specimens of Eoconfuciusornis zhengi (IVPP V11977[1] and STM7-144[2]), this species is a relatively tiny species, and ovarian follicles are also found in specimen STM7-144 , which obviously belonged to a mature female[2]. It’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same species of birds have slightly different body size due to different genders, but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NGB-190 and E. zhengi, they seems that can’t match with each other .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n unknown species of the same genus, so it is proposed as a new species.

主要參考文獻 / References:
[1] Zhang, Z.; Zhou, Z.; Benton, M.J. (2008). "A primitive Confuciusornithid bird from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arly avian flight".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51 (5): 625–639.
[2] Xiaoting Zheng, Jingmai O’Connor, Xiaoli Wang, Yanhong Pan, Yan Wang, Min Wang, Zhonghe Zhou, (2017). 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soft tissue in a new specimen of Eoconfuciusornis and its biological impl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4: 174-190.

 

候氏始孔子鳥 Eoconfuciusornis houi Ng et al., 2020 sp. nova, 新種,  [館藏編號: NGB-190 (原 NGB-81)]

NGB-81z: 依據論文的描述, 這是一個典型的聖賢孔子鳥品種, 無論骨骼相對大小及結構皆大分吻合。
NGB-190 ( = NGB-81) :  這孔子鳥科的標本的個體較一般者為大, 肱骨( h )上沒有氣囊孔, 1999年季強等人發表了一種新種孔子鳥科成名, 取名長城鳥( Changchengornis ), 並指出長城鳥體至較小且肱骨上沒有氣囊, 喙部彎曲等特徵。2000年編者透過參觀香港科學館的有關化石展, 看過了這正、負模一組的所謂 "長城鳥"化石標本, 但是不以為然。孔子鳥命名者之一的侯連海教授指出: 肱骨上的氣囊是孔子鳥科成員的共特徵之一。 此外, NGB-81化石主體顏色較 NGB-81z 為深, 這可能是採集的位置及層位略有不同所致, 而且被採集的孔子鳥總共數千片, 體型大小或顏色的差異並非品種的鑑定, 同時在同科中肱骨有如此重大改變; 但其他結構卻幾乎與近緣種完全相同的物種似乎是不可能存在, 故此所謂 "長城鳥"可能又是另一個笑談罷了!  基於上述因表, 格物研究組根據孔子鳥的最新研究文獻, 證明這是一種屬於比孔子鳥屬更原始的始孔子鳥(Eoconfuciusornis)屬的新種。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反鳥亞綱 Subclass: Enantiornithes

(白堊紀末已經滅絕)

反鳥曾經是中生代最為繁盛的族群, 結構稍似蜥鳥先進, 但較新鳥亞綱原始。根據發現化石得知: 反鳥類無論在體型及結構上已經有著多樣性的發展, 完全體驗了生物在演化上的複雜性及在程度上為非線性延續等特點, 故此為鳥類尋祖索源並不是一件簡單之事。 這類起源於白堊紀初期的鳥類, 到了約 6500 萬年前未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時所有恐龍一樣消失於地球上。

1981年, 英國古生物學者沃克 (C.A.Walker) 在一批產於阿根廷薩爾塔省(Salt)內伊伯里特 (Elbret) 地層中白堊紀晚期的鳥類化石時發現: 這時代的某些鳥類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 就是是組成肩帶骨骼 [肩胛骨(Sc)和烏喙骨(Co)] 的關節組合與現生鳥類相比凸凹情況正好相反,即反鳥肩胛骨(Sc)上的烏喙骨面是突出的關節頭,而與其相關節的烏喙骨上的肩胛骨面是凹面,共同組成的肱骨關節面向下;現生鳥類肩帶骨骼的組合恰好與之相反,肱骨關節面向上;而稍微早些的侏羅紀晚期始祖鳥的肩帶組合比較相似於反鳥,但存在明顯的區別。上述反鳥的這些形態特點無法歸入當時已經存在的三個鳥類亞綱 (始祖鳥亞綱、齒鳥亞綱和今鳥亞綱),於是單獨命名,並且這一特點也成為確立反鳥類的主要鑒別特徵,同時還不斷利用這一特點進行了系列鳥類的歸屬判斷 [21], 此外反鳥類的頜骨上仍長有細小的真齒

A. 蜥鳥亞綱 (始祖鳥);  B. 反鳥類;  C.今鳥亞綱 (仿 [21] 重繪) 


(1) 遼西鳥目 Liaoxiornithiformes (己滅絕族群)
特徵與種之描述相同

             遼西鳥科: Liaoxiornithidae

NGB-112 嬌小遼西鳥 (Liaoxiornis delicatus, 左: 正模, 右: 負模 ) 線描圖部分骨骼縮寫說明

a. 隅骨(angular),  co. 烏喙骨(coracaid),  d. 齒骨(dentary);  fe. 股骨(femur),  f. 額骨(frontal),  fu. 叉骨(furcula),  h. 肱骨(humerus),  il. 髂骨(ilium),  is. 坐骨(ischium),   J.Co-Sc 烏喙骨與肩胛骨連結處,
m, mx. 上額骨(maxilla), mc. 掌骨(matacarpal),  n. 鼻骨(nasal),  pa. 頂骨(paritetal),  po. 眶後骨突(postorbital process),  pm. 前上頜骨(premaillary),  pu. 恥骨(pubis),  py. 尾綜骨(pygostyle),  q. 方骨(quadrate), 
r. 橈骨(radius),  sc. 肩胛骨(scapula),   sq. 鱗骨(squamosal),  t. 脛跗骨(tibiotarsus),  ta. 跗蹠骨骨(tarsometatarsus),  u. 尺骨(ulna)

嬌小遼西鳥 Liaoxiornis delicatus Hou and Chen, 1999, (館藏編號: NGB-112)

時        代: 白堊紀早(國內學者認為是晚侏羅紀)
發現地點: 
遼寧省凌源市大王杖子
地質層組:
義縣形成層凝灰質頁岩夾層

中生代中最小型的原始鳥類, 標本完全為自然出土狀況(沒有進行任何復原工程), 體長僅11厘米, 頭高而短, 體骨長約佔體長之四分之一, 腦顱發達, 眼眶大, 吻部尖, 頜骨上具有多枚尖利牙齒(上下至少各有牙齒7枚)。由於館藏標本的脊柱保存不佳, 沒法測量椎背的數目, 但文獻載: 頸椎10, 蔫前椎12, 薦椎8, 游離尾椎4, 尾綜骨長達1.8厘米, 遼西鳥沒有腹肋骨的結構, 這表明與今鳥亞綱成員較為接近。肩帶及上肢骨皆保存完好, 肩胛骨(Sc)及烏喙骨(Co)顯示出反鳥類的特徵, 尤其是烏喙骨近端很細小, 遠端比較擴展(見反鳥亞綱, 圖 B)。縱然遼西鳥肱骨仍很原始, 但是掌骨已經癒合(I 及 II 掌骨近端癒合; III 掌骨近端與II 掌骨癒合 ), 形成了現今鳥類腕掌骨的雛型, 但是尺骨及橈骨的粗幼仍未有明顯的分化。後肢修長: 股骨及脛跗骨細長, 蹠骨近端已癒合為跗蹠骨, 長約為脛跗骨之半, 爪尖而長。
1999年侯連海陳丕基在《科學通報》發表本種被發現的文章 , 論文提到: 當他們看到這麼小的鳥化石後, 第一個想法是懷疑這隻小鳥是幼年個體, 經過對頭骨及頭後骨骼的仔細觀察, 認為不是幼鳥, 而是一個獨立種的成鳥, 故此以拉丁化文字 "delicatus" 為此種定名, 意即 "矯小", 。遼西鳥被發現的同年, 1個月後季強等人在國內雜誌《中國地質》發表了一鳥類新發現, 並命名為小凌源鳥 ( Lingyuanornis parvus Ji et Ji, 1999 ), 後者被認是無效種名或是晚出同名(junior synonym)作結論



新鳥亞綱 Subclass: Neornithes

 

包括一些白堊紀之化石鳥類及所有現生鳥類族群, 但較原始族群, 如遼寧鳥 ( Liaoningornis )、魚鳥 ( Ichthyornis )及黃昏鳥 ( Hesperornis )等於白堊紀未期與恐龍、蜥鳥及反鳥類一同滅絕了, 祗有部份避免了大滅絕的直接影響而繼續繁衍至今, 現存約有9000多種, 分布全球各大洲, 新鳥亞綱成為鳥綱唯一能存活至今的族群。本亞綱各現生族群成員皆為溫血動物(化石鳥類性狀仍有商榷餘地), 其三塊掌骨已經癒合, 近端與腕骨癒合為腕掌骨; 尾椎骨數不多於13; 雖然仍存有尾綜骨, 但明顯縮短,  除了較原始的化石鳥類其胸骨與蜥鳥及反鳥類較為接近外, 今鳥亞綱鳥類較進步的族群為適於地面行走或空中飛行而演化成較為發達的胸骨: 不飛鳥類(古頜總目)為平胸型, 完全適於海中生活的企鵝及飛行鳥類的胸骨具有胸突(龍骨突), 稱為突胸型 一般認為分為3個總目, 即齒頜總目、古頜總目(= 平胸總目 Ratitae)、楔翼總目(企鵝總目, Impennes)及今頜總目(= 平胸總目 Carinatae)。自從上世紀90年代於中國遼西地區發現大量鳥類化石, 其中不少是新鳥亞網的原始族群, 同時發現現代鳥類的身體結構與某些恐龍有著一些相似性, 故此不少學者為找尋所謂鳥類的祖先而狂熱, 甚至違背科學之原義而提出悖理論說, 這教人十分遺憾。

齒頜總目 Superorder: Odontognathae
(
白堊紀中期~未期已經滅絕)
本總目鳥類仍有牙齒, 為一類適於游泳及潛水的特化鳥類, 與現代的大型雁形目(Anseriformes)品種相似, 但翼已退化, 後肢更適於游泳
 

(1) 黃 昏 鳥 目 Hesperornithiformes
生活於白堊紀(7千萬年前)中期,到了末期滅絕, 推測是一群仍具許多向後彎曲的牙齒, 為大型鳥類, 體長約2米, 後肢大, 漿狀; 翅短小, 胸骨無龍骨突, 是適應海生生活的鳥類。 不完整化石於北出土, 共有1713

             黃昏鳥科: Hesperornithidae


黃昏鳥 Hesperornis regalis Marsh, 1861, (館藏編號: NGB-79)
馬鞍形椎骨化石, 白堊紀比耶(Peer)形成層
出現於白堊紀晚期,距今有七千萬年前, 頜部仍帶齒狀結構的原始鳥類,因此被稱為齒頜鳥類(Odontognathae),推測其外型與習性和現今的北極潛鳥有些相似,但與所有現代鳥類沒任何親緣關係。體長約200厘米,腳特大呈槳形,翅膀很小,胸骨扁平, 沒有現生鳥的龍骨突結構。從現代鳥類的角度而言: 牠們的體形可算是非常巨大,曾經生活於北美大陸。古生學家認為鳥類發展到這個階段時,形成輻射似的進化模式,黃昏鳥選擇了如現今的海洋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相似的生活環境,就如今日南極企鵝一樣,其海洋性更超出企鵝的生境,黃昏鳥於白堊紀末期完全滅絕, 芸芸眾類新生代鳥種的出現, 使鳥類的進化步入了全新的一章。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古頜總目 Superorder: Paleognathae

(1) 鴕 形 目 Struthioniformes

現生鳥類中最大型的族群, 僅1種。體高可達2.5米, 後肢僅有兩趾(第3及第4趾),翼已退化, 胸骨無龍骨突, 不具尾綜骨,全體羽毛的羽軸對稱(不飛鳥模式),雄鳥有特殊的交配器。 卵重可達1300克。分布於非洲沙漠草原地區, 集體生活, 奔跑十分快速(~60km/hr)。

             鴕鳥科: Struthionidae

  

    
(左) 幼鳥  (中) 雛鳥: 來源地-南非 (右) 鳥卵

鴕  鳥 Struthio camelu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01075, 2 VII NSC9;  NGB-001075A, V NSC18) 
現存最大的鳥類品種, 雄成鳥從頭至足高達250厘米, 體重約135千克, 雌鳥稍為細小, 雌雄異色, 雄鳥背及翼羽黑色, 雛鳥為早成鳥幼鳥的羽毛雜亂, 呈黃褐色并生有纓狀絮毛終生性翼部退化,胸骨無龍骨突, 不具尾綜骨及尾脂腺, 羽毛均勻分布體表, 無羽小枝, 羽質蓬鬆, 不能飛行, 但後肢粗壯有力, 足僅2趾 (第3,4趾), 適應奔走生活, 時速可達60千米喜群居生活, 以植物的葉, 果實, 種子以及小動物為食繁殖時地面上挖穴為巢, 各雌鳥共將將卵產於一穴內, 約10~30枚, 卵重約1300克, 為世界上最大的現存鳥類卵原產於非洲的沙漠草原地區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2) 美洲鴕目 Rheiformes  

主要特徵似鴕形目, 為美洲最大的鳥類。 頭部像鴕鳥, 喙扁略尖, 體型較小, 略呈卵狀, 羽毛雖蓬鬆但羽廓較潤勻, 但又有鶴鴕目的特點: 後肢仍有3趾,後趾退化, 故此, 美洲鴕目是鴕形目及鶴鴕目的過渡類型。 (S.H.Ng et E.Ng, 延陵科學綜合室論鴕形鳥類的進化)。

             美洲鴕科: Rheidae

   

  
(
)雛鳥 及(右) 鳥卵

鶆䴈(美洲鴕) Rhea americana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02076, 02 II NSC11)

美洲最大的鳥類, 外形和非洲的鴕鳥(Struthio camelus)相似, 但較細小, 成鳥平均體高150厘米,體重20~25千克, 頭頂頸後上部和胸前羽毛均為黑色, 下部呈黃灰或灰綠色, 背和胸部兩側及兩翅褐灰色, 尾羽退化, 頭部大體似鴕鳥, 但喙部明顯較尖長, 足部具有3, 故又稱三趾鴕鳥繁殖期間每窩產卵10餘枚,可多達20~30.卵淺黃色(見上圖),13.2X0.9厘米,重約600.全由雄鳥孵化,35~40天形成雛鳥, 剛孵出的雛鳥羽色純白, 幼鳥則和幼鶴鴕類的羽式相似棲息於南美洲的草原地區, 奔跑時會將翅膀張開, 以獲取上昇氣流的助跑力, 擅游泳雜食性, 集群生活見於亞馬遜河以南到阿根廷中部的曠野上


   

達爾文鶆䴈(美洲小鴕) Pterocnemia pennata (Sibley et Monroe), 1990,  (館藏編號: NGB-002187)

外形和美洲鴕極相似的鳥類,成鳥較易分別。本種由雛鳥至成鳥的羽色呈灰色至深褐色,成鳥還有白色斑點。(美洲鴕一般呈淺黃至蒼黃色),兩種雛鳥的斑飾形式很相似,本種的頭骨較狹窄,喙部略尖長(上: 右圖)。除此之外,編者認為鑑定要點不明顯。標本來源地: 英國, 當地引入的種群作人工繁殖時的夭折雛鳥。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 䳍 形 目 Tinamiformes
現生鳥類最遠古的族群之一, 可能與飛行鳥類的祖先有關,  大體上類似鴕形目美洲鴕目, 但胸骨有明顯但不發達的龍骨突型結構, 實際上本目不具備古頜總目的平胸型, 外型酷似今頜總目的雞形目鳥類。已經僅有一個科, 9屬共有47種, 體長由 15~48厘米之間, 體型如鶉, 體羽有羽區及裸區之分, 翅短而圓, 有發達的飛羽, 可作短距之飛翔, 具尾綜骨但尾羽退化。繁殖時每窩集合由多個雌鳥共同所產之卵堆, 一般產卵數1~10枚, 孵化期約20天。習性上由雄性負責孵化及育雛, 雌鳥體形比雄鳥為大, 披羽亦較為光鮮; 這種習性僅見於少數鳥類族群中(如鶴鴕目三趾鶉), 雛鳥為早成鳥。典型的陸禽, 僅分布於中、南美洲

             科: Tinamidae

斑擬  Nothura maculosa (Temminck), 1815, (館藏編號: NGB-003115, 16 VII NSC21)
小型陸禽, 體長約為 24-25.5 厘米 (標本量度數值: 體長 25 厘米, 體高 22 厘米, 體寬 9.5厘米) , 如鶉類的體型及披羽紋飾,  上部體羽呈褐黃色, 有黑褐色斑點, 下部體羽栗黃色, 喉部白色
。本種共有8個亞種, 標本極可能為指名亞種 N. m . maculosa,  棲息於海拔2300米的高原區、溫帶草原以及矮灌叢或農地中, 主要以植物種子為主, 以及昆蟲及蜱等為小型動物為食,  選擇灌叢的低地以落葉或枝條築巢, 一般產卵數4~6枚, 褐色。分布於南美洲東南部( 巴西南部巴拉圭東部、烏拉圭阿根廷東北部) 標本來源地: 烏拉圭


紅翅䳍 Rhynchotus rufescens (Temminck), 1815,  (館藏編號: NGB-003181)
中型陸禽, 平均體長約為 40 ~ 45 厘米  (標本量度數值: 體長 43 厘米, 體高 29.5 厘米, 體寬 17 厘米) , 雌鳥比雄鳥略大
。喙部長末端略為變曲(擬Nothura的喙部較短), 頰至頸部至背部的披羽黑色, 綴有鱗狀土黃色外框。頸部至腹部披羽呈灰黃至灰褐色, 頭頂部覆羽褐黑色冠羽。因飛羽呈赤褐色而得名, 雖具較完備的飛羽但僅能作短距離飛行。分布南美洲(巴西烏拉圭巴拉圭秘魯波利維亞阿根庭)。


智利斑 (鳥卵) Nothoprocta perdicaria (Kittlitz),1830, (館藏編號: NGB-116(O),  VIII NSC21)
橢圓形, 呈深茶色, 長軸 4.95厘米, 短軸 3.56厘米, 卵殼壁簿
, 光滑。這種鳥祗分佈於南美洲 (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福克蘭群島)。


鳳頭 (鳥卵) Eudromia elegans Saint-Hilaire, 1832, (館藏編號: NGB-117(O),  VIII NSC21)
橢圓形, 呈草綠色, 長軸 4.63厘米, 短軸 3.82厘米, 卵殼壁簿
, 光滑。祗分佈於南美洲智利南部及阿根廷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4) 鶴 鴕 目 Causuariiformes 
主要特徵似鴕形目,但後肢具3趾(鴕形目僅2趾), 頭部與鴕鳥略異, 喙部較尖, 體型如長傘菇狀, 綴以蓑衣般的羽毛, 翅已退化。 本目分2科, 鶴鴕科成鳥的頭頂處長有角質巨盔, 僅分布於澳洲動物區的大型走禽。

             鴯鶓科: Dromaiidae

 


(左)雛鳥 (右) 鳥卵

鴯鶓(澳洲鴕鳥)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Latham) 1790, (館藏編號: NGB-005077, 21 VII 9) 
成鳥體高約180~210厘米; 體重可達55千克, 初生雛鳥體高約12厘米; 體重約0.5千克, 野生種群平均壽命為5~10, 為現存的第二大型鳥類物種成鳥體羽呈灰褐色, 上頸部皮膚裸露, 呈鮮藍色, 各羽的副羽非常發達, 翅羽已退化, 隱藏於長而蓬鬆的的體羽中, 無飛行能力陸行性, 奔跑可達時速48千米繁殖季節由雄鳥負責孵卵及照顧幼鳥僅分布於澳洲大陸(除了東部沿海地區和森林茂密處), 棲於草原灌叢地帶, 以植物的花, 果實及種子為主食, 也捕捉昆蟲, 常侵入當地農田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A) 象 鳥 目 Aepyornithiformes (1650年滅絕)[6] 

體型較鴕形目大的平胸鳥類, 喙尖, 後腿十分粗壯。

             象鳥科: Aepyornithidae


A. 標本正面, A1. 卵殼外表面放大,  B.標本側面, B1.內側放大, C. 卵殼斷面

象 鳥 Aepyornis maximus Geoffroy, (館藏編號: NGB-78, 20 XI NSC7)
曾經生存於地球上外型似鴕的巨型古頜鳥類, 估計體高達 3 米, 體重約 450 千克, 為已知(包括化石鳥類)最大型且最重的鳥類體色及生活習性可能與鶴鴕目(Causuraiiformes)相似。據文獻載: 象鳥於全新世仍十分活躍於馬達加斯加島, 由於體型巨大不擅藏身, 當島民狩獵技術發展時, 牠們很快被大量捕殺, 於人類進行自然物種大探索的活動前(約 1650年), 已經滅絕, 遺留此物種之紀錄者, 僅為數具不完整的骨骼、骨骼碎片、完整或不完整的卵殼及零碎的卵殼碎片。雖然於 1850年左右, 歐洲人為找尋這類鳥曾經多次於鄰近島嶼進行考察, 可惜迄今仍是徒勞無功! 象鳥的形象僅從上述物種遺物進行推斷而來, 實際上,人類對於該物種的披羽類型及顏色, 以至象鳥的生態資料是一無所知的。
標本:
卵殼碎片,時代:  更新世~全新世,  來源地: 馬達加斯加島 (經美國 Stratagraphic ), 進館日期: 1997/11/20


繆氏象鳥 Mullerornis agilis Milne-Edwards et Grandidier, 1894, (館藏編號: NGB-186)
體型比象鳥(Aepyornis maximus Geoffroy)細小的已滅絕鳥類, 不完整盤骨 (Pelvis), 未化石化骨骼

時代: 更新世/全新世表面沉積岩 (距今258萬年~1萬年前)
產地: 馬達加斯加 (Tulear, Madagascar)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4) 無翼鳥目 Apterygiformes
本目僅1科, 為古顎總目中體型最小的鳥類, 因為其翅骨高度退化, 全隱藏於體羽之內, 看似沒有翅膀, 故名無翼鳥, 又因鳴叫聲如" ki-wi....",又名幾維鳥。鳥體呈卵形, 所有披羽皆呈毛狀, 顏色由金褐色至淺褐色, 喙特化為長而下彎, 鼻孔也位於跌喙尖以便用於搜索地下的蚯蚓或其他昆蟲, 眼小, 視力不佳, 生活的觸覺大部分依賴喙部, 腿短而有力, 具有4趾。夜行性鳥類, 習性很隠密, 僅分布於新西蘭

             無翼鳥科 Apterygidae
 

 

 

北島褐幾維鳥 Apteryx mantelli (Bartlett), 1851, (館藏編號: NGB-139, 22 IV NSC27)
兩根羽毛標本, 為英國人於1891年從新西蘭帶回的古董
本種體形如家雞般大小, 白天躲藏在洞穴或樹根下, 夜間活動, 以蠕蟲為主食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本網頁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All images and text on this page are copyright protected  © Acta Scientrium Ng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