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本專題獻給為香港而捐軀的英靈們 WE WOULD LIKE TO DEDICATE THIS TOPIC TO THE HEROES WHO DIED FOR HONG KONG |
彼岸花工作室 Manjusaka
Restorations
延陵檔案室 ARCHIVES NGENSIS
延陵格物研究 Cognitio Sapiens Ngensis
延陵圖書館 BIBLIOTHECA NGENSIS
聯合協作, 2021年12月
日佔香港的日軍文宣(黄泥涌戰役)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31cm X 22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25)
日佔香港的日軍文宣(尖沙咀火車站看太平山烽煙)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31cm X 22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26)
添馬艦水手帽艦水兵頭幟(HMS TAMAR)二戰期間
館藏類别: 絲布質
年代: 1930-1940年
尺寸: 3 cm X 55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327)
添馬艦徽木盾
館藏類别: 木質 金屬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13.5cm X 11cm
附註: 1940年代添馬艦徽原物,為皇家海軍諾曼.斯泰西(Norman Tacey)1947年乘坐HMS
Bonaventure訪港時的典藏,超過半世紀後這艦徽重返香港,現存本室歷史檔案內。 (藏品編號:NGMH-HK-0331)
(右上) 傳疑為添馬艦構件金屬鏽化殘片
館藏類别: 鐵質
年代: 20世紀
尺寸: 約1.5cm 至 2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HMS Bonaventure 1944年原照片一幀 /A.26927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4年
尺寸: 14cm X 8.8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332)
(左) 日佔香港/ 1941年12月13日至25日香港保衛戰期間 港英政府加蓋紅色「香港政府 壹圓 $1 HONG KONG
GOVERNMENT」壹圓鈔票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1年
尺寸: 15cm X 7.5cm
附註: 原為中國銀行伍圓 / 岱廟 民國三十年印 編號No:B082784 (藏品編號:NGMH-HK-0135)
(右) 日佔香港/ 1941年12月13日至25日香港保衛戰期間 港英政府加蓋紅色(退色)「香港政府 壹圓 $1 HONG KONG
GOVERNMENT」壹圓鈔票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1年
尺寸: 15cm X 7.5cm
附註: 原為中國銀行伍圓 / 岱廟 民國三十年印 編號No:B164476 (藏品編號:NGMH-HK-0136)
日佔香港/1942年日軍逼簽鈔票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1-1945年
尺寸: 18cm X 11cm
附註: 上海匯豐銀行拾圓 /使用1938年白票逼簽 編號No:K924,357
(藏品編號:NGMH-HK-0137)
日佔香港(1941~1945年)後強迫使用之日本軍票 / 50錢(龍圖)9張 / 5圓(鳳圖)5張 / 5圓(管原道真像)9張
/10圓(和氣清麻呂像)10張 /10圓(加蓋)(和氣清麻呂像)10張 / 100圓(聖德太子像)6張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1-1945年
尺寸: 16.5cm X 9.5cm 至 5.5cm X 11.5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38)
日佔香港/日軍官照片(銀質)伍長
渡邊春沢持刀照片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7cm X 9.5cm
附註: 旁邊有洋紫荊植物 /藍印(估計:九龍地區憲兵隊/16?.?.10/檢閱濟
(藏品編號:NGMH-HK-0119)
日佔香港/日軍官照片(銀質)伍長
渡邊春沢照片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6cm X 8.5cm
附註: 紅印( 檢閱濟 / 昭和 年 月 日 / 九龍 / 憲兵分隊 / ) (藏品編號:NGMH-HK-0120)
1941年日軍侵港航空飛行員 /
陸軍大尉小林照彦遺物/1930年代打火機(機殼上刻有1941.香港之役.航空自衛隊等刻字)
館藏類别: 銅金屬
年代: 1941年
尺寸: 7cm X 2.9cm
附註:
小林照彦(1920-1957)著名日本皇牌飛行員, 1941年被編入第45飛行隊前往齊齊哈爾嫩江,後歸入第一飛行中隊指揮,1941年12月在「花開、花開」偷襲香港進攻中,
擔任轟炸任務。1943年12月升任陸軍大尉,擔任高松訓練基地教官。1944年時年僅24歲的小林照彦, 為陸軍最年輕的飛行隊長,
駕駛戰三式戰機“飛燕” 為代表的皇牌飛行員。(藏品編號:NGMH-HK-0645)
(左)日佔香港/昭和十七年12月8日紀念白封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2年
尺寸: 12cm X 9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21)
(右)日佔香港/昭和十九年8月19日寄封六個票(香港麥當奴道64號)香港截印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4年
尺寸: 11.5cm X 9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16)
(左)日佔香港督部加蓋暫定壹圓伍拾錢郵票
(右)日佔香港/昭和十八年5月8日寄封單個票(香港麥當奴道64號)香港赤柱截印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3年
(左)尺寸: 2.9cm X 2.9cm
(右)尺寸: 11cm X 9.5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17)
日佔香港/日佔香港九龍長沙灣錫昌盛船排廠收條6張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27.5cm X 15.5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18)
日佔香港/昭和十八年1943年4月10日租單(上期/付軍票伍拾円)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3年
尺寸: 26cm X 12.5.cm
附註: 香港島東昭和通301號(德輔道中)/李一中工程測繪會社單 (藏品編號:NGMH-HK-0114)
(左)日佔香港/昭和十八年10月25日香港占領地九龍(鴨寮街165番/租稅/家屋稅)單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3年
尺寸: 19cm X 9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15)
(右)日佔香港/昭和十九年8月7日香港占領地香港島(梁應權/營業利益稅)單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4年
尺寸: 19cm X 9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右)日佔香港/昭和十八年(葵未年)1943年9月租單存據/和昌/叁拾伍圓
(右)香港島西住吉通68號(干諾道西)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 21cm X 8.5cm
附註:(藏品編號:NGMH-HK-****)
(左)日佔香港/昭和十八年(葵未年)1943年9月租單存據/周道寬/捌拾伍圓
(左)香港島西昭和通46號(德輔道西)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 21cm X 8cm
附註:(藏品編號:NGMH-HK-****)
067
(左)日佔香港/昭和十九年/深水埗岐安堂單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4年代
尺寸: 22cm X 13.5cm
附註: 發給錫昌盛單據/昭和十九年/左上貼有稅票/由深水埗岐安堂發單(藏品編號:NGMH-HK-0122)
(右)日佔香港/民國卅四年(1945年)深水埗岐安堂單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5年代
尺寸: 11.5cm X 16.5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23)
緬甸戰役殲敵部隊臂章
館藏類别: 布質 繡金線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直徑8cm
附註: 緬甸傳統神獸及神廟作為標誌。(藏品編號:NGMH-HK-****)
英軍服務團彌勒上尉名片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7.5cm X 3.5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11)
二戰零式軍機 / 機體残件鋁片
館藏類别: 鋁金屬
年代: 1940年
尺寸: 19.5cm X 8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JP-0113)
三位一體核爆玻璃石 (延陵科學綜合室藏品)
館藏類别: 礦物
年代: 1945年7月16日
尺寸: 13.3 cm x 1.1cm
附註: 三位一體核爆玻璃石 (Trinitite) : 美國的曼克計劃的核心項目之一,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
(New Mexico)附近的阿拉莫戈多 (Alamogordo)進行試爆以鈈 (Plutonium) 為引發的首個原子彈時,
核子反應所產生的高熱把當地的土壤形成玻璃狀結構的特殊"人造"岩體。標本由 Ralph Pray 博士於1951年收集, 長1.3cm x 闊1.1cm,
厚0.5cm, 重量0.63米。含深綠色玻璃狀岩體, 放射活性: 0.1uSV/hr (微希/小時)。這是人類首次進行大型核爆的象徵物。
這個玻璃石的原始成份為沙狀的黏土, 由鈈裂變產生大量熱量使其產生質變而形成玻璃狀殘餘岩體, 主要為長石砂岩、方解石、輝石和角閃石,
這些成份和原始岩土混合而生成這種新岩種。因為含有銫、鉬的放射性同位素、鎇和痕量的鈈等, 玻璃石帶有微量的放射性(藏品編號:NGMH-HK-****)
湯姆斯.威爾森.費爾比(Thomas .W. Ferebee) 廣島原爆投彈手親筆簽署紀念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90年代
尺寸: 25.5cm x 20.5cm
附註: 美軍原子彈投彈手費爾比少校(Ferebee )於1945年8月6日駕駛轟炸中隊的B-29艾諾拉·蓋伊號從在日本西部城市廣島的上空投下世界第一枚原子彈。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奪走了14萬人的性命
,作為一個投彈手(Bombardier)費爾比生前說,他從來沒有對自己在這次空襲任務中的角色感到愧疚,1995年空投下原子彈五十周年紀念時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對於那顆炸彈造成那麼多的人死亡感到遺憾,我也為戰爭必須以這樣的方式結束感到難過!」(藏品編號:NGMH-RC-****)
廣島原爆瓦片 (昭和?年收集) NSCE
館藏類别: 瓦片
年代: 1945年
尺寸: 廣島: 6.5 cm X 5 cm, 長畸: 9.5 cm X 5.9 cm
附註:
(上及右: 同一展品) 廣島(Hiroshima):
1982年發現於廣島原爆中心附近的區域,
(下)長畸(Nagasaki) : 1985年發現於長崎原爆中心附近的區域的殘片瓦, 瓦面由於受核爆中心攝氏約30萬度的作用而沸騰,
黑色的炭化層冷卻後留下氣泡狀玻璃狀結構。如今物件的核輻射水平已經非常低, 可以安全展出。
長崎原爆瓦片 (昭和60年收集)
館藏類别: 瓦片
年代: 1945年
尺寸: cm X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JP-0063)
原爆保存工事完成記念∼原爆展∼昭和42年9月5日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67年
尺寸: 25.5cm x 18.3cm
附註: 朝日新聞東京本社企畫部 (藏品編號:NGMH-HK-****)
1943年日佔香港東戰俘郵件/EXAMINER
編號2514/英國寄香港寄去戰俘營/給前瑪麗醫院一位高級女護士/香港軍抑留所/檢閱濟/渡邊潔(紅印)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3年
尺寸: 14cm X 9.2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402)
渡邊潔 Kiyoshi Watanabe (1892-1964)
渡邊潔在少年時代接觸到西方基督教,加入路德會成為神職人員。後往美國進修神學,期間渡邊潔用了「John」為英文名字, 故有Uncle John的稱呼,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 時年59歲的渡邊潔於1942年2月抵達香港, 在香港佔領地政府委派下, 到深水埗戰俘營中作繙譯一職 ,
渡邊潔因對營內戰俘隨和友善拒絕嚴刑逼供, 受到戰俘營內的同袍排擠, 但被稱對大日本帝國不夠忠誠,
此期間渡邊潔見證了日本憲兵隊就像納粹蓋世太保一樣,極其的殘忍手法對待戰俘和平民,使得他無法忍受。更為自己的同胞用不仁手法去折磨別人而深感難過, 後來被調派到寶雲道陸軍醫院工作,
也因對院內傷病戰俘友善受到嚴重批評, 最後被往赤柱拘留營, 營內遇到香港戰前醫務總監司徒永覺醫生, 司徒醫生因組織偷運物資到戰俘營而被憲兵拘捕,
渡邊潔對司徒永覺十分同情, 並暗中保護赤柱拘留營內的戰俘, 事情後來被赤柱拘留營同袍舉報至憲兵部, 幸運的是就當打算逮捕渡邊潔時,
日皇裕仁宣無條件投降!
渡邊因此逃過一劫。1945年香港重光後司徒永覺返回英國,並安排渡邊潔到九龍醫院工作,遺憾的是渡邊潔在廣島生活的太太與女兒也死於廣島原爆。
司徒永覺醫生在1975年逝世前的出版的回憶錄獻給了渡邊先生, 1960年英國廣播公司把渡邊潔在香港事迹拍成特輯, 而採訪的記者亦集結成《Small
Man of Nanataki》一書出版,
文中所述渡邊潔以戰俘和身患重病營友的利益為大前題,一次又一次將醫療用品偷運到監獄,更不惜以自己的工資,幫助監獄外的飢餓家庭,又不斷鼓勵和安慰有需要的人,當時的人喻他為「好撒馬利亞傳道人」和「日本的舒特拉」。
1941年香港醫務總監 司徒永覺爵士
(Sir Selwyn Selwyn-Clarke 1893-1976)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52年
尺寸: 20.5cm X 13cm
附註: 司徒永覺為香港醫務總監、迎救策劃者 / 1952年4月31日書函(藏品編號:NGMH-HK-0151)
司徒永覺生於倫敦北芬奇利(North Finchley)。1938年至1947年期間
出任香港殖民地政府的醫務總監一職。1941年在香港淪陷期間,因要照顅戰俘考慮,曾與日本人合作,目的是保護被日軍囚禁在集中營的香港居民和英軍戰俘 ,
司徒先生曾多次協助集中營內的囚犯逃獄,日佔香港軍政府一直懷疑司徒永覺是英國間諜,最後把他囚禁在赤柱拘留營內, 1945年香港重光後復任香港醫務總監。英國政府於1947年擢升司徒永覺為塞席爾總督,
任期至1951年。
板垣征四郎大將手簽(簽名連花押式簽署)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9cm x 3.2cm
附註:板垣征四郎1916年陸軍大學校第28期畢業,同期者有山下奉文(馬來之虎)丶酒井隆(1941年突擊香港戰役指揮官/香港重光後,酒井隆被國民政府南京軍事法庭判處死刑)板垣因熟悉中國情況,直接策動鼓吹滿州丶蒙古獨立、日本陸軍部有「中國通」之譽。1939年至1941年板垣征四郎出任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從而精心策劃汪精衛政權的成立,1941年7月板垣晉升為陸軍大將,派往日本朝鮮軍出任司令。1945年2月兼任第17方面軍司令官。在4月7日二次大戰即將結束之時,1945年4月板垣接替土肥原賢二大將出任南方派遣軍的第7方面軍司令官,前往新加坡指揮日軍在荷屬東印度和馬來亞等地指揮日軍作戰。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板垣征四郎率日本第7方面軍在新加坡向英軍投降,戰後板垣被定為甲級戰犯,在馬來西亞被拘捕。1948年11月23日,板垣征四郎與東條英機等一起被處決。(藏品編號:NGMH-HK-****)
1945年9月2日/日本東京灣 密蘇里號(USS
Missouri)受降儀式原照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5年9月2日
尺寸: 27cm x 21cm
附註: 左上相片:中華民國代徐永昌上將簽署日本投降文書,右下相片左起:日本代表外相重光葵及梅津美治郎大將。
(藏品編號:NGMH-RC-0201)
二戰美國海軍密蘇里號(USS
Missouri)戰艦舺板木塊 作為紀念用的樣本
館藏類别: 木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0.9cm x 0.5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RC-0201)
香港保衛戰/加拿大溫尼柏榴彈兵第1營(1st
Bn The Winnipeg Grenadiers)二等兵 大衛.蒂爾克(David Turk 1915-1965 )
被頒授的加拿大志願軍服務獎章(Canadian volunteer service medal )及太平洋星章/1939-1945 星章 (The
1939-1945 Star)/太平洋星章 (The Pacific Star).
館藏類别: 金屬銅質
年代: 1945年
(左)加拿大志願軍服務獎章: 尺寸: 9.5cm X 3.5cm
(中)1939-1945 星章: 尺寸: 9.5cm X 4.2cm
(右)太平洋星章: 尺寸: 9.5cm X 4.2cm
附註: 獎章刻有 H6481 PRIVATE David TURK(藏品編號:NGMH-HK-0360)
2020年3月7日,本室研究組前往跑馬地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向Manuel Gonzaga Prata (1909 - 1943)致敬,並把屬於他的勲章與星章帶到墓前,及覆上軍團旗幟,Prata身份比較特殊,既是HKVDC香港防衛義勇軍人,同時也是英軍BAAG英軍服務團成員。這也可能是他遇難的因素之一,簡單的悼念藉以向保衛香港英靈致敬!
(右上角) 1945年戰爭勳章緞帶上有英王英勇嘉許獎狀
葡萄牙裔/香港義勇防衛軍(HKVDC)/英軍服務團(BAAG)/服役編號:3606
曼努埃爾.岡薩加.普拉塔
Manuel Gonzaga Prata (1909 - 1943),1945年追頒授予∼太平洋星章/1939-1945 星章 (The
1939-1945 Star)/太平洋星章(The Pacific 及1939-1945 戰爭勳章 (The 1939-1945 War Medal)
館藏類别: 金屬銅質
年代: 1945年代
(左) 1939-1945 星章, 尺寸: 10.2cm X 4.2cm
(中)太平洋星章, 尺寸: 10.2cm X 4.2cm
(右) 1945 戰爭勳章, 尺寸: 10.2cm X 3.5cm
附註: Manuel Gonzaga Prata (1909 - 1943), 1941年12月日佔香港後被關在深水埗戰孚營,1943年9月14日被日本人殺害。終年32歲,死後葬於赤柱墳場,1970年代遷葬在跑馬地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藏品編號:NGMH-HK-****)
1946年發行香港重光郵票(共二全)二套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6年
尺寸: 3cm X 4.2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045)
1945年9月28日英國重佔香港紀念封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5年
尺寸: 16.3cm X 9.2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150)
英國殖民地1945年8月30日重佔 香港軍政府首長夏愨 1949年手簽 剪貼片 ( Admiral Sir Cecil Halliday
Jepson Harcourt 11 April 1892 -19 December 1959)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9年
尺寸: 11.3cm X 9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085)
香港重光後美國畫家Richard
Rothschild1946年三月在香港九龍北岸寫生畫/畫的中央上方仍然可以見到忠靈塔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6年
尺寸: 27.5cm X 15.6cm
附註:美國畫家Richard Rothschild: From Northwestern CT, has exhibited in shows throughout New England and New York. Education: Yale University (藏品編號:NGMH-HK-0401)
A2.1945年香港重光的勝利紀念章(粵港鄧芬記駱駝牌錶帶廠制)
館藏類别: 金屬銅質
年代: 1945年代
尺寸: 4cm X 3.8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400)
新一軍戰鬥寫真 《印緬遠征畫史》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1947年
尺寸: 26.6cm x 18.2cm
附註: 1947年由上海時代書局印行,作者為何鐵華、孫克剛。內容十分詳盡豐富,以畫圖冊形式介紹新一軍及遠征軍其他部隊在印度丶緬甸遠征及反攻史料上的紀錄。每一個戰役皆有描述,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後的首一批紀錄文獻,本冊由前頁缺失,冊上有收藏者馬立人藍色印截。
(藏品編號:NGMH-RC-****)
左:孫立人上將手簽( li-Jen Sun
12/9/50 )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1950年9月12日
尺寸: 10.5cm x 7cm
附註: 孫立人(1900-1990年)二次大戰緬甸戰場重要將領。畢業於清華大學、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士、維吉尼亞軍校博雅教育學士,是抗日戰爭時期少數留美、非黃埔軍校出身的國軍軍官。早年因財政部長宋子文賞識,因此孫氏從財政部稅警總團特科兵團團長進入軍隊,1942年任師長指揮新三十八師(後編組為新編第一軍)緬甸仁安羌之戰,以寡敵眾擊退日軍救出七千多名英軍及五百名西方記者和傳教士,有「東方隆美爾」之喻。英皇佐治六世授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BE),二次大戰中著名的中國將領之一。
1950年簽贈美國在台軍事顧問團成員 (藏品編號:NGMH-RC-****)
右:中華民國陸軍新編第一軍臂章
館藏類别: 布質
年代:1944年-1947年
尺寸: 直徑 6.5cm
附註: 1945年下旬中華民國陸軍新編第一軍曾過境香港,並由第五十師參謀許英夫率領於九龍塘兵營集結,因新一軍曾與駐港英軍曾在緬北戰線上並肩作戰,軍長孫立人中將與駐港英國陸軍司令菲士廷少將(Major-General
Francis Festing)相識,新一軍過境香港期間,亦為香港報章採訪焦點。不少香港市民以為國府會接收香港主權,同年12月17日新一軍軍長孫立人中將由廣州飛往香港,並與菲士廷少將會面。雙方為軍事與粵港兩地防務交換意見。香港重光時,曾有消息指出,國民政府曾考慮派遣新一軍接收香港,國府與盟軍在協調上已達成政治妥協才作決定放棄。
(藏品編號:NGMH-RC-****)
1945年英國皇家海軍H.M.S ERNE 聖誕卡(三年零八個後的首個聖誕節)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5年代
尺寸: 25.5cm X 10cm
附註:.卡封面印有Too muchee long time no have see, Old flend acloss the sea, One
litty Card my sendee you, Talkey Melly Klisimas, and New Year too. Hong Kong
China Merry X mas 1945 (藏品編號:NGMH-HK-****)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Douglas
MacArthur 1880-1864 )將軍手簽信函 (1963.2.19)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60年代
尺寸: 20.3cm x 26.8cm
附註: 美國陸軍和菲律賓陸軍將領、五星上將和陸軍元帥,1930年代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擔任重要角色。麥克阿瑟是美國陸軍僅有的五位「五星上將」受銜者之一,同時也是僅有兩名被授予菲律賓陸軍元帥軍銜的軍人,1945年9月2日麥克阿瑟代表盟軍最高統帥在停泊在日本東京灣「密蘇里號」戰艦上簽署《降伏文書》,接受日本代表的投降。1945年滙豐銀行的兩座銅獅子及維多利亞女皇銅像在日本被盟軍發現,麥克阿瑟命令下運回並歸還香港
(藏品編號:NGMH-TW-0003)
1947年5月8日霍亂接種證書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7年
尺寸: 16.8cm X 16.7cm
附註: 香港衛生部門發 / 男皇冠鋼印在持證人相片上(藏品編號:NGMH-HK-0134)
戰後1949年港府提出人口入境登記條例,對香港流動人口及長期居民人數進行記錄,也是香港身分證制度的開始。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9年
尺寸: 29cm x 20.5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皇家香港軍團軍鼓
館藏類别: 銅金屬 / 木 / 塑膠 / 繩
年代: 1940-1950年代
尺寸: 直徑37cm
附註: 左圖有紅色三角形標示者為1995年義勇軍解散時這軍鼓所擺放的位置 (藏品編號:NGMH-HK-0282)
(左)
1950年代香港軍團(Hong Kong Regiment)戰後初期的領章/圓眼龍設計
館藏類别: 銅質鍍銀
年代: 1950年代
尺寸: 3.3cm X 3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右)1950年代香港軍團(Hong Kong Regiment)戰後初期的帽章/圓眼龍設計
館藏類别: 銅質鍍銀
年代: 1950年代
尺寸: 3.2cm X 2.9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1949年代香港軍團(男皇冠) Hong Kong Regiment 紅色半月形紅底白字臂章(綿布製)
館藏類别: 棉質
年代: 1949年代
尺寸: 11 cm X 2.2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424)
香港重光後香港義勇防衛軍(HKVDC),( Hong Kong
Volunteer Defence Corps invitation for Captain L.A Bunbury to be a member )
邀請卡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7-1948年
尺寸: : 11.5cm X 7.8cm
附註:(藏品編號:NGMH-HK-0105)
香港皇家海軍義勇防衛軍(後備志願隊)軍徽剪片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6cm X 6cm
附註: 後備志願隊徽章以義律家族之蘇格蘭氏族徽章,手持彎曲舶刀(Cutlass)
(藏品編號:NGMH-HK-0335)
香港皇家海軍義勇防衛軍(後備志願隊)禾花號HMS Cornflower 照片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6cm X 6cm
附註: 後備志願隊使用一戰時期的英軍掃雷艦禾花號(HMS Cornflower ) 作為基地, 用作後備志願隊訓練用途,
並停泊在奇力島附近海域作註地。
(藏品編號:NGMH-HK- )
香港皇家海軍義勇防衛軍(後備志願隊)銀製手袖鈕一對 Hong Kong Royal Navy Volunteer Reserve (HKRNVR)
館藏類别: 銅金屬
年代: 1940-1950年代
尺寸: 1.8 cm X 1.3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334)
香港皇家海軍義勇防衛軍(後備志願隊)Hong Kong
Royal Navy Volunteer Reserve (HKRNVR)1960年志願隊銀杯
館藏類别: 鍍銀 銅金屬
年代: 1960年代
尺寸: cm X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336)
英國對香港戰後報告補充Supplement to The London Gazette 27th January 1948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8年
尺寸: 31 cm X 9.5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404)
1940年末期/重光後香港及九龍駐軍常服
館藏類别: 布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未知尺碼
附註: 左右兩臂綴有紅龍臂章 (藏品編號:NGMH-HK-)
下: 少尉軍階 (Second
lieutenant)
圖片說明:楊慕琦復任香港總督,並由九龍尖沙咀乘船由皇后碼頭登岸,香港九龍駐軍部隊的弗朗西斯.菲士廷少將( Maj. Gen. Francis Festing GOC Land Forces Hong Kong)上前迎接楊慕琦總督,在場迎接的還有夏殼少將與其他軍政府大員。楊慕琦的復任,代表香港臨時軍政府時期結束。(菲士廷少將身穿駐軍軍服中,可見紅龍徽標(左下方小圖)IWM 圖片
1949年國、共內戰期間, 中共解放軍第三野戰軍計劃在4月20日於長江發起渡江作戰,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紫水晶號護衛艦 (HMS Amethyst)自上海駛往南京準備換防部署,於長江與共軍相遇而發生軍事衝突。共軍首先炮擊紫水晶號,英國皇家海軍艦隨即開炮還擊, 在炮戰中紫水晶號因艦長重傷船體漏水最後在鎮江太平洲沖灘擱淺。近海的倫敦號重巡洋艦帶領駐上海的「黑天鵝號」護衛艦上行增援,雙方就事件責任及紫水晶號被中共封鎖問題展開長達3個月的談判,7月30日紫水晶號藉漲潮夜間起錨, 31日成功離開長江口, 事件導至中共傷亡252人,英國海軍死亡45人失蹤1人及受傷93人, 紫水晶號事件使中共受到世界輿論批評, 時任英國駐南京與北京大使館之三等秘書尤德 (Sir Edward Youde 1924-1986 /後來的第26任香港總督),向上級自薦,多番與共軍前線指揮官進行斡旋,經過近兩個月的談判仍然陷入僵局,但為艦上人員搶修紫水晶號換取寶貴的時間,紫水晶號可於7月30日晚上趁機脫險, 於7月31日到達上海,10天後安全抵達香港。
(右) 來自香港昂船州黑白色的小貓西蒙(Simon)在紫水晶事件中成為了知名的「英雄」,牠是水手兵偷運上艦的寵物,在紫水晶號被圍困時,成為水手兵的娛樂大使,使得艦上各員,也在困難中得以解擾,小貓西蒙最終也得到了艦長John Kerans 的認同,是紫水晶號內重要的分子。
(左下) 年輕時的尤德爵士
HMS Amethyst 紫水晶號特刊一冊(The Daily Telegraph 出版 1950年代)
館藏類别: 絲質
年代: 1950年代
尺寸: 23 cm X 17.8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357)
HMS Amethyst 紫水晶號水手頭幟
館藏類别: 絲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3cm X 55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355)
1949年 HMS Amethyst 艦長 J S
Kerans 手簽賀卡一張 (HMS Amethyst Far East Station)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cm X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356)
皇家海軍軍官軍常服一件/男皇冠鈕扣
館藏類别: 布質
年代: 1940年代
尺寸: cm X cm
附註: 香港裁缝造漢昌 (慎昌?) 海軍裁缝 Tel:22274 H.K (藏品編號:NGMH-HK-0346)
香港總督葛亮洪爵士 (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 1899-1978)手簽書信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59年
尺寸: 20.5cm x 12.5cm
附註:戰後接替楊慕琦成為香港總督,因1949年中國大陸內戰結果,中國大陸淪陷,因為此擱置了楊慕琦所提出的政改方案。
在香港與葛量洪有關的事物包括:葛量洪號滅火輪丶 葛量洪獎學基金丶葛量洪茶 (
Camellia granthamiana)
丶葛量洪夫人健康中心丶葛量洪夫人母嬰健康院丶
慕蓮夫人號(Lady Maurine),為任內添置的港督專用遊艇.(藏品編號:NGMH-HK-****)
駐港英軍1949-1950年駐港三軍總司令 陸軍中將
孟雪夫爵士(Lieutenant-General Sir Robert Mansergh)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50年
尺寸: 20cm X 14cm
附註: 手簽照片 (藏品編號:NGMH-HK-0435)
女皇伊莉莎伯二世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 photo by Dorothy Wilding D.W.5.
館藏類别: 銀質相紙
年代: 1953年
尺寸: 19cm x 15.2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女皇伊莉莎伯二世簽署關於任命牙買加總領事的英皇御准法案文本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71年9月20日
尺寸: 53 cm x 42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香港軍團 1949年代香港軍團(男皇冠)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s)剌鏽雙龍(男皇冠)胸章 /
(禮服西裝袋飾章)
館藏類别: 布質 金線
年代: 1949-1955年
尺寸: 7.2 cm X 7.4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425)
駐香港三軍總司令部(香港防衛軍))Royal
Hong Kong Defence Force 銅製帽章
館藏類别: 金屬銅製
年代: 1950年代
尺寸: 5cm X 4cm
附註:(藏品編號:NGMH-HK-0428)
駐港英軍1950年代駐香港三軍總司令部(香港防衛軍/)Royal
Hong Kong Defence Force 琺瑯彩色襟章
館藏類别: 金屬銅製/琺瑯彩
年代: 1950年代
尺寸: 2.7 cm X 2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429-A)
駐港英軍 香港三軍總司令部(香港防衛軍/Royal Hong Kong Defence Force)
R.H.K.D.F. 上尉(Captain)肩章
館藏類别: 布質
年代: 1950年代初
尺寸: 10.5 cm x 6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駐港英軍駐香港三軍總司令部 (香港防衛軍 / Royal Hong Kong Defence Force) 銅製鈕
館藏類别: 銅質
年代: 1950年代
尺寸: 直徑 2.5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430)
《皇家香港防衛軍》 Journal of the Royal Hong Kong Defence Force 1957年 (The Volunteer
年刊 第五冊)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57年
尺寸: 21.5cm X 14cm
附註: 內文含香港保衛戰時Regimental Colour軍旗的重發現(出土)/及陣亡軍人紀念花園興建軍計劃的報導)(藏品編號:NGMH-HK-0295)
1950年代香港輔助空軍( (Hong Kong Auxiliary Air Force) HKAAF軍帽章
館藏類别: 銅質鍍金
年代: 1950年代
尺寸: 4.3cm X 3.6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1950年代香港輔助空軍章 (Hong Kong Auxiliary Air Force)
館藏類别: 金屬銅製/琺瑯彩
年代: 1950年代
尺寸: 3cm X 5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322)
Supermarine Spitfire 噴火戰鬥機/1950年代香港的空中防衛機 (情景模型)
館藏類别: 塑膠/製作者佚名
年代: 2000年後
尺寸: 23cm X 23cm
附註: 噴火式戰機1950年代初期曾是香港的主要空中防衛機型,1945年8月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皇家空軍第132中隊和第681中隊的噴火十四型戰鬥機於1945年9月進駐啟德機場。至1949年8月,皇家空軍第80中隊的噴火24型再次進駐啟德機場,機隊最後在1955年離開香港。香港輔助空軍曾於1951年至1955年裝備噴火式18型及24型作爲主要空戰機型。(藏品編號:NGMH-HK-0317)
1960年香港及九龍駐軍射擊奬座
館藏類别: 金屬銅質 木質
年代: 1960年代
尺寸: 13.5cm X 11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加拿大來港援軍/HK徽柄的紀念匙
館藏類别: 金屬質
年代: 1950年代之後產物
尺寸: 長約11cm
附註:(藏品編號:NGMH-HK-****)
War on land 印刷卡 / 香港1941年日本侵略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77年
尺寸: cm X cm
附註: 1977年意大利印刷 (藏品編號:NGMH-HK-0158)
1981年代皇家香港軍團(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 The Journal 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1981
軍團刊物/紀念香港保衛戰四十週年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81年代
尺寸: 26cm X 18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1983年代皇家香港軍團(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 The Journal 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1983
軍團刊物/內容使用二戰HKVDC作封面及有關二戰戰史描述等.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83年代
尺寸: 26cm X 18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1990年代皇家香港軍團(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 The Journal 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1991
軍團刊物/紀念香港保衛戰五十週年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91年代
尺寸: 26cm X 18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248)
皇家香港軍團(Royal Hong Kong
Regiment)司令車小旗 / 座駕使用 Commanding Officer (CO)
館藏類别: 布質
年代: 1970-1990年代
尺寸: 約32cm X 20 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皇家香港軍團(Royal Hong Kong
Regiment)1995年軍團解散紀念章
館藏類别: 銀質
年代: 1995年
尺寸: 章 長7.5 cm 直徑 3.5 cm
章盒:: 10.6cm X 9.6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
皇家香港軍團解散紀念(1995)像/彩色/ 香港首辦創作室
館藏類别: 塑膠
年代: 1995年
高: 22cm
附註: (藏品編號:NGMH-HK-0365)
紀念香港重光50迵年的首日封(1995.8.30)二個
館藏類别: 紙質
年代: 1995年
尺寸: : 21.5cm X 10.5cm
附註:(藏品編號:NGMH-HK-****)
2020年12月17日新造添馬艦服役儀式刊物
館藏類別: 紙質
年代: 20世紀
尺寸: 約17cm X 11 cm
附註: 英國皇家新型巡邏艦添馬號(HMS Tamar),於2021年秋季將於駛向印太區域,常駐5年時間,這艘新的添馬艦(HMS
Tamar)艦配備輕型武器,英國表示其任務為貿易和外交及海上安全工作。2021年拾巧是老添馬艦(HMS Tamar)在二戰中香港灣仔沉沒80年的歷史背景,新添馬艦來訪遠東,格外有另一種的意義。
(藏品編號:NGMH-Hk-****)
原址位於中環聖約翰座堂的南海神社石碑
(現存於東京靖國神社, 格物研究, 2019年, 東京)
國雖大, 好戰必亡; 天下雖安, 忘戰必危。
《司馬法》
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 尚書 · 湯誓 》
走在歷史周期性走廓, 人們難免心驚膽跳, 難免失去信念和希冀。以史為師, 我們的先輩就是過來人, 他們身體力行引接了今天, 留下文物供後人憑弔! 同樣地, 大家於今日也正在締造香港的歷史, 同時將把歷史的痕跡傳承給下一代!
月換星移, 抹不掉血腥的歲月和歷史的傷痛, 八十年後的今天, 往事仍未如煙, 歷史就是一面鏡, 昨天更非今日該忘!
歷史更不是某些腐儒的職業跳板, 心中有葉公好龍心態的人皆不配。生於亂世體驗歷史, 吾輩之幸, 直言堪稱不枉此生!
因為我們皆來自歷史, 終究也歸依歷史!
格物研究
2021年12月24日
香港淪陷八十週年紀念日
本網站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All images and text on this website are
copyright protected © Acta Scientrium Ngensis , 199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