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

 

 

 

 

 

前言

 

我們在勘察米蝦在澳門分布時發現: 澳門路環僅餘的自然生態懷疑將會因官僚 "優化造林" 的愚昧行為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澳門的高海拔地區由於過分開墾和其他干擾引發中、低海拔地域溪的乾涸繼而消失, 同時也發現可能因為人為的干擾, 兩種米蝦同棲於幾乎重疊的生境中, 這樣會出現汰弱留強而使某些物種從此在澳門滅絕, 米蝦的消失的同時, 必然危及僅見於本的澳門南海溪蟹 ( 路環山溪蟹, Nanhaipotamon macau Huang at al., 2018 ) 和極其稀少的橫琴粵溪蟹 ( Cantopotamon hengqinense Huang et al., 2017 ) 的生存機會, 如果米蝦真的消失了, 隨即步其後塵的必然是這兩蟹類物種!

如果我們懷疑的事件確鑿, 以 "堅壁清野" 來取代原生態的餿主意, 足可見澳門官僚的識見和能力了!

 

 


Y 

 

紀澳門路環匙指蝦科新紀錄種:鋸緣米蝦( Caridina serrata Stimpson, 1860 )

暨論述近年的同屬新種:澳門米蝦( Caridina macauensis Zhou et al., 2021 )

 

澳門生物多樣性暨地質研究計劃
Projecto de Biodiversidade e Investigação Geológica de Macau

 


(左) 鋸緣米蝦 Caridina serrata Stimpson, 1860, 新紀錄  (右) 澳門米蝦 Caridina macauensis Zhou et al., 2021

 

征雲 和 翱鵰
延陵科學綜合室 格物研究組
Email address:  hongkongensis@gmail.com

 

2023年11月18日(初稿)
2023年11月29日(増訂 I)
2024年04月09日(増訂II)

 

英文版本

 


補充影像資料

 


摘 要

 

本文闡述一種於我們在進行生物多樣性的過程中, 在澳門路環島山溪中發現的一個近年才被發布的新種: 澳門米蝦 ( Caridina macauensis Zhou et al., 2021) 和首次的澳門新紀錄: 鋸緣米蝦 ( Caridina serrata Stimpson, 1860)

ABSTRATO

Após o projecto de investigação sobre biodiversidade, foram encontradas 4 espécies de Caridina nas ribeiras de Coloane, Macau. incluindo uma espécie nova para a ciência: Caridina macauensis Zhou et al., 2021, e Caridina serrata Stimpson, 1860 também foi lá encontrada em primeiro lugar, é o novo registo em Macau.


關鍵詞

 鋸緣米蝦 (Caridina serrata Stimpson, 1860, 新紀錄,  澳門米蝦 (Caridina macauensis Zhou et al., 2021), 廣東米蝦 (Caridina cantonensis Yü,  1938), 短額米蝦 (Caridina breviata Ng et Cai, 2000),  山溪, 路環澳門


概 論


出現在龍環葡韻人工湖的細足米蝦 ( Caridina gracilipes )似乎是意外的外來種

至目前為止澳門己知匙指蝦科米蝦屬( Family: Atylidae, genus: Caridina )共有4種:  短額米蝦 ( Caridina breviata Ng et Cai, 2000),  廣東米蝦 ( Caridina cantonensis Yü, 1938), 澳門米蝦 ( Caridina macauensis Zhou et al., 2021) 和鋸緣米蝦 ( Caridina serrata Stimpson, 1860), 全部都發現於路環島海拔30-80米的幾條山中溪澗中,其中聲稱在氹仔龍環葡韻內發現的細足米蝦 ( Caridina gracilipes De Man, 1892) 明顯是經外地 (如中國大陸 ) 的水生植物栽種的過程中引入的, 而非澳門的原生品種, 作者也曾到當地進行觀察而未有發現, 故此我們把細足米蝦從名錄中刪除

澳葡時代的澳門由於沒有太多的科學勘察, 所以這座城市一直被認為是沒有特殊物種可供研究的,  1999年往後的澳共時代因為進行路氹城的填海工程藉以帶動生物多樣性的研究, 到了2018年之後更不斷有澳門特有種的發現

路環島本來是孤立於澳門半島和氹仔島的一個獨立生態系統, 因為長期的隔閡, 島上的物種得以繁衍下來,  這就是產生特殊動植物種的原因了。澳門的原生米蝦屬物種也祗分布於路環的部分山澗的平坦水窪中,主要天敵似乎是本地的最稀有的溪蟹物種: 澳門南海溪蟹 ( 路環山溪蟹, Nanhaipotamon macau Huang at al., 2018 ) 和橫琴粵溪蟹 ( Cantopotamon hengqinense Huang et al., 2017 ).

2023年我們在進行澳門南海溪蟹 (Nanhaipotamon macau Huang at al., 2018 ) 食性研究時在其中一個生境點發現有一種游泳速度緩慢的米蝦似乎為蟹的捕食目標之一,  標本被收集作鑑定時發現是一種未被描述的澳門新物種, 因為新紀錄的發現, 我們勘察了路環的多條山溪, 所有其他己知原生種皆有發現, 包括於2021年才被發現的新物種澳門米蝦 Caridina macauensis Zhou et al., 2021.


分類學特徵

 軟甲綱 Class: Malacostraca Latreille, 1802
  十足目 Order: Decapoda Latreille, 1802
  抱卵亞目 Suborder: Pleocyemata Burkenroad, 1963
   真蝦下目 Infraorder: Caridea Dana, 1852
    匙指蝦總科 Superfamily: Atyoidea De Haan, 1849
     匙指蝦科 Family: Atyidae De Haan, 1849
      米蝦 Genus: Caridina H. Milne-Edwards, 1837


鋸緣米蝦 Caridina serrata Stimpson, 1860, 澳門新紀錄, 模式產地: (1860)。
憑證標本: NEU-N23-019,  以純丙三醇 / 75% 乙醇保存, 延陵科學綜合室(自然歷史)館藏

生 境: 澳門路環島, 海拔50米, 次生林內一條多岩石匯成的小溪澗被發現, 為了保護原生境的生態, 實際的地理坐標不便公開


A. 額角; B.第1觸角;  C.第2觸角;  D.第1步足;  E.第2步足;  F.第3-5步足;  G.指節
H.腹肢;  I.腹肢內肢;  J.尾節末端

鑑定特徵: 平均體長20毫米 ( n=10, 15 ~25 mm), 雌性個體稍長, 本種的額角(rostrum)短, 上緣平直或向下略彎曲, 伸至柄眼末端至第2節觸角柄(antennular peduncle)末端,柄刺 (stylocerite) 特長, 伸延至第2節的中部 雄性第一腹肢(泳肢, pleopod)的內肢 (endopod) 呈長卵形, 附肢 (appendix masculina)呈短棒狀。 活體呈現半透明綴以藍至褐色的體質, 甲腹部上散布黃褐色斑點, 第三腹節甲殼上有淡藍色帶,延伸至側板 (pleuron),背面有斷斷續續的亮黃色粗帶,起於背甲止於尾柄前。

分 布: 香港南地區 (廣東省珠海市中山市), 澳門新紀錄

附  註: 鋸緣米蝦 (Caridina serrata) 跟短額米蝦 ( Caridina breviata)和澳門米蝦 (Caridina macauensis) 很相似, 皆屬於短額角的族類,但基於各種具有獨特的形態上的少許差異而成獨立的種; 此外, 這3種短額角的物種的活體的顏色和飾紋也各不相同。


澳門米蝦 Caridina macauensis Zhou et al., 2021, 模式產地: 澳門
模式標本:  中國廣東省(廣州) 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
憑證標本:  NEU-N23-020, 以純丙三醇 / 75% 乙醇保存, 延陵科學綜合室(自然歷史)館藏

生 境: 澳門路環島, 次生林內一條多岩石匯成的小溪澗被發現, 為了保護原生境的生態, 實際的地理坐標不便公開


A. 額角; B.第1觸角;  C.第2觸角;  D.第1步足;  E.第2步足;  F.第3-5步足;  G.指節
H.腹肢;  I.腹肢內肢;  J.尾節末端


抱卵雌性及卵子

鑑定特徵: 平均體長25毫米 ( n=12, 15 ~27 mm), 酷似鋸緣米蝦 (Caridina serrata), 本種的額角(rostrum)為澳門己知3種中最短的, 活體以半透明綴以褐至藍黑色的4條粗帶相間為主。 卵:球形至長球形, 尺寸 1.3 毫米 x 2.0毫米 (n = 10), 琥珀色至深棕色。抱卵雌性於3~5月較常見。

分 布: 僅見於澳門


短額米蝦 Caridina breviata Ng et Cai, 2000, 模式產地: 中國廣東省陽江市
模式標本:  中國(北京)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
憑證標本:  NEU-N23-021, 以純丙三醇 / 75% 乙醇保存, 延陵科學綜合室(自然歷史)館藏

生 境: 澳門路環島, 次生林內一條多岩石匯成的小溪澗被發現, 與廣東米蝦 (Caridina cantonensis)混棲, 為了保護原生境的生態, 實際的地理坐標不便公開


A. 額角; B.第1觸角;  C.第2觸角;  D.第1步足;  E.第2步足;  F.第3-5步足;  G.指節
H.腹肢;  J.尾節末端

鑑定特徵: 平均體長22毫米 ( n= 9, 12~25 mm), 酷似鋸緣米蝦 (Caridina serrata)分類群物種, 本種的額角(rostrum)長度介乎於 Caridina serrata Caridina macauensis 之間, 活體以半透明綴以褐色斑駁為主

分 布: 澳門南地區 (廣東省陽江市), 香港可能亦有分布 (?)。


廣東米蝦 Caridina cantonensis Yü, 1938, 模式產地: 中國廣東省 (Canton)
新模式標本:  新加坡國立大學 (採於中國廣東省南澳縣青澳)
憑證標本:  NEU-N23-022, 以純丙三醇 / 75% 乙醇保存, 延陵科學綜合室(自然歷史)館藏

生 境: 澳門路環島, 次生林內一條多岩石匯成的小溪澗被發現, 與短額米蝦 (Caridina breviata) 混棲, 為了保護原生境的生態, 實際的地理坐標不便公開


A. 額角; B.第1觸角;  D.第1步足;  E.第2步足;  F.第3-5步足;  G.指節; H.腹肢;  J.尾節末端

鑑定特徵: 平均體長26毫米 ( n= 9, 10~28 mm), 本種的額角(rostrum)很長, 稍微向下彎曲,, 直達眼端及觸角總節的末端, 柄刺 (stylocerite) 特長, 伸延至第2節的中部。 第一雄性的內足具有長方形的腹足,雄性第一腹肢呈長卵形, 附肢 (appendix masculina)呈棒狀。活體呈現半透明綴以藍色, 或身體絕大部分呈現藍色, 甲腹部上散布黃褐色斑點, 腹節甲殼上有多條淺黃色的幼帶狀紋飾,延伸至側板 (pleuron)

分 布: 香港澳門南地區 (廣東省廣西省)、越南


増訂內容: (2023年11月29曰)

 

細足米蝦 Caridina gracilipes De Man, 1892, 模式產地: 印尼蘇拉威西
模式標本:  荷蘭阿姆斯特丹動物博物館
憑證標本:  NEU-N23-024, 以純丙三醇 / 75% 乙醇保存, 源於香港的水族市場,  延陵科學綜合室(自然歷史)館藏

生 境: 根據資料出現在澳門氹仔的人工湖中, 意外引入種, 編者未有在澳門發現過。


A. 額角; B.第1觸角;  C.第2觸角;  D.第1步足;  E.第2步足;  F.第3-5步足;  G.指節
H.腹肢;  J.尾節末端


生存危機

 

路環疊石塘山山頂海拔高度172.4米, 為澳門最高峰, 九澳山山高海拔123.8米, 兩座之間的高頂成為澳門境內自然環境最為壯麗的地域, 也是孕育澳門珍稀物種的搖藍。


澳門稀有物種賴以維生的健康生態環境

由於地質和風化作用而形成不少峽谷地形, 高頂上的水蒸汽凝結而形成的溪流, 保存了最主要的幾個特有物種,如澳門鳳尾蘚(Fissidens macaoensis Zhang, 2011)澳門南海溪蟹 ( 路環山溪蟹, Nanhaipotamon macau Huang at al., 2018 ) 和澳門米蝦 ( Caridina macauensis Zhou et al., 2021) 近年來當局為了開拓更多步行徑供市民使用, 把部分山林進行改造及栽植樹木, 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


人為的破壞將使當地水生生物走上滅絕之途

我們在勘察時發現被處理過的山體由於雜生草木被移除之後變得乾涸, 溪澗因為沒了水的流動而變成谷地, 本來生存在溪澗中的生物的命運不言而喻了! 米蝦屬 (Caridina) 物種就是依賴溪水而生存的, 如果這種人工破壞早晚把它們趕向滅絕之路! 澳門半島氹仔是否能發現原生米蝦 的紀錄留待有繼往開來的俊彥接力了!


後記

我們鼓吹公民學術, 一則可以節省政府開支, 同時更希望有關專業人士多做點義務工作, 動輒吹噓要求數十萬元起跳的日子不復存在了, 共渡時艱, 跟全澳門的市民共同抗逆也是你們的公民責任!

 


 

主要參考文獻

[1]  Stimpson, W. (1860) Prodromus descriptionis animalium evertebratorum, quae in Expeditione ad Oceanum Pacificum
Septentrionalem, a Republica Federata missa, Cadwaladaro Ringgold et Johanne Rodgers Ducibus, observavit et
descripsit. Pars VIII
. Crustacea Macrura.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12, 22–47.

[2]  Cai, Y. & Ng, N.K. (1999). A revision of the Caridina serrata species group, with descriptions of five new species (Crustacea: Decapoda: Caridea: Atyidae).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33: 1606-1638.
[3]  Dudgeon, D. (1985).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ome freshwater carideans (Crustacea: Decapoda) in Hong Ko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eocaridina serrata (Atyidae)Hydrobiologia 120: 141-149.
[4]  Ng, N.K. ; Cai, Y.(2000). Two new species of atyid shrimps from southern China (Crustacea: Decapoda:  Caridea). The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 48(1): 167-175.
[5]  Zhou, G., Zhang, W., Wong, K., & Huang, J. (2021). Atyid shrimps of the genus Caridina (Decapoda, Caridea, Atyidae) of Taipa-Coloane Island, Macau,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Crustaceana. 94(9): 1103-1119.
[6]  Chen, Q. H., W. J. Chen, X. Z. Zheng & Z. L. Guo, 2020. Two freshwater shrimp species of the genus Caridina (Decapoda, Caridea, Atyidae) from Dawanshan Island, Guangdong, China,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Zookeys, 923: 15-32. 
[7] Chow, L. H., K. Y. Ma, J. H. L. Hui & K. H. Chu, 2018.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for Caridina cantonensis and transferability across eight confamilial species (Atyidae, Decapoda). Zoological Studies, 57: 19.
[8]  Yü, S.C. (1938). Studies on Chinese Carid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five new species. Bulletin of the Fan Memorial Institute of Biology, Zoology. 8: 275-310.

 

 

 

本網頁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All images and text on this page are copyright protected  © Acta Scientrium Ng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