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guage=從網站繼承 %> 延陵動物志 (兩棲綱及爬行綱) /  FAUNA  NGIANA  (AMPHIBIA et REPTILIA)

 

 

 

 

 

 

兩棲綱及爬行綱  (AMPHIBIA et REPTILIA)


 

爬行綱 Class: REPTILIA

I. 無孔亞綱 Subclass: Anapsida

(1) 西蒙螈目 Seymouriamorpha

             盤蜥螈科: Discosauris

盤蜥螈 Discosauriscus austriacus (Makowsky),1876,  (不完整個體化石, NAR-171)
已滅絕的原始, 介乎於兩棲類和爬行類共同特徵的動物, 生存時代: 二疊紀早期(距今2億7千5百萬年前), 化石在捷克共和國發現


(2) 大鼻龍目 Captorhinida

             大鼻龍科: Captorhinidae

大鼻龍(蜥螈) Captorhinus aguti (Cope) (Cope), (下顎骨碎片化石, NAR-022)
已滅絕的最原始爬行動物類群的代表,為本綱進化的基幹,二疊紀時代, 美國荷克拉荷馬州出土從發掘的整個化石表明動物體長約50厘米,被認為是爬行動物起源的基幹分系,從結構上表明介乎於兩棲類及爬行類之間的過渡,故此分類學位置仍未有一致見解牠們具有一般古代兩棲類的特徵:頭部不明顯,肩帶緊貼於頭骨之後;長而尖的牙齒外面的釉質和內面的齒質形成複雜的折疊此外亦同時具有爬行類的特點:有淚管,脊椎骨有向背方凸出的椎弓,椎體以側椎體為主,間椎體已退化為小型楔形骨,肩帶有發達的間鎖骨,前後肢具有原始爬行類的模式.雖然不能說大鼻龍為爬行綱的始祖,但較早期(石炭紀)的杯龍類較有可能解開爬行綱動物起源之謎

 


(3) 中龍目 Mesosauria

             中龍科: Mesosauridae

巴西中龍 Mesosaurus brasiliensis Gregor,1908., (館藏編號: NAR-035)
標本為此物種的左面足肢附有脊椎部分, 巴西出土, 聖保祿形成層(San Paulo Formation)
曾生活於晚石炭紀至二疊紀早期的小型水生古爬行類, 身體細長, 外表如鱷, 為最早返回水中的羊膜類, 按人類發現化石的統計資料顯示其長度不超過100厘米, 頜部長, 牙齒很尖銳, 尾部很長. 四肢進化成寬闊的蹼足, 適合游泳, 由於其脊椎的髓弧很大, 此點和杯龍目很相似, 化石祗發現於南非南美巴西二疊紀地層中, 此發現給人們思索: 中龍只在上述兩洲的南部出現,可以證明以前南美洲非洲大陸原是彼此相連的; 這是大陸漂移學說的最好化石例證之一。


II. 單孔亞綱 Subclass: Synapsida

(1) 盤龍目 Pelycosauria

  1a. 楔齒龍亞目 Sphenacodontia 

             楔齒龍科: Sphenacodontidae

異齒龍 Dimetrodon grandis (Case), 1907, (館藏編號: NAR-038)
自美國奧克拉荷馬州附近的Wauika出土, 二疊紀時期。標本分兩部分: a) 蹠骨: 重量 11.85 克, 確實位置待考; b)帆狀棘碎段: 重量 3.52 克。體長可達3米的晚石炭紀至早二疊紀的陸上肉食動物, 其背部有高豎的脊椎背神經突, 估計各神經突之間有皮膜連接, 形成背帆, 其作用可能是作調節體溫。一般認為是最早獸形爬蟲類動物的代表, 是連接爬行綱與哺乳綱的橋樑。


I. 雙孔亞綱 Subclass: Diapsida

A. 鱗龍形下綱 Lepidosauromorpha

   鱗龍總目 Superorder: Lepidosauria

(1) 有鱗目 Squamata

有鱗目 Squamata 部分族群 (鬣蜥亞目 Iguania、硬舌亞目 Scleroglossa) 的總覽圖

大多具附肢2對。有的種類1對或2對均退化消失, 但體內有肢帶的殘餘。世界已知約3000種。大都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但在歐洲有進入北極圈的。一般體形較小, 最長(如科莫多巨晰)可達4米。一般具外耳孔, 鼓膜位於表面或深陷。眼具活動的眼險和瞬膜。舌發達, 多扁平而富肌肉。下顎骨左右兩半靠骨縫牢固相聯, 口的張大有限。許多種蜥蝪的每一尾椎都被橫隔分成前後兩半。肌肉強烈收縮可使尾自該處斷掉, 這是一種保護性或防衛性的機制。斷下的尾部有力地猛烈跳動, 以迷惑敵害的注意力, 撕賜卻趁機逃走。以後可再生一新尾, 但比原尾短小, 顔色也較淺, 其中僅有軟骨棒而無尾推。蜥蝪類與蛇類內部結構的區別是: 蜥蝪體內有前肢帶和胸骨, 蛇則沒有。蛇類的最後1~2對肋骨分叉, 蜥蝪則無分叉的肋骨。蛇的腎臟靠體前方, 右腎比左腎更靠前, 蜥蝪的腎臟則後伸, 甚至超過泄殖肛腔的水平, 而且兩側對稱排列。蜥蝪多以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蠕蟲等爲食。有些種類兼吃植物, 也有專吃植物。卵生或卵胎生。

鬣蜥亞目 Suborder: Iguania

             海帆蜥科: Corytophanidae

雙冠蜥 Basiliscus plumifrons (Cope), 1876, (館藏編號: NAR-002099, 剝製標本)


             美洲鬣蜥科: Iguanidae

綠鬣蜥 Iguana iguana L.,(館藏編號: NAR-003018, 剝製標本, 總圖)

麗紋龍蜥 Japalura splendida (Barbour et Dunn), 1919, (館藏編號: NAR-003090, 剝製標本)


             角蜥科: Phrynosomatidae

沙漠角蜥 Phrynosoma coronatum (Blainville), 1835, (館藏編號: NAR-004081, 剝製標本)


             安樂蜥科: Polychrotidae

紅喉安樂蜥 Anolis carolinensis Voigt, 1832, (館藏編號: NAR-005082, 剝製標本)


             卷尾鬣蜥科: Leiocephalidae

北部卷尾鬣蜥 Leiocephalus carinatus Gray, 1827,  (館藏編號: NAR-009181, 剝製標本)


             領豹蜥科: Crotaphytidae

環頸蜥 Crotaphytus collaris (Say), 1823,  (館藏編號: NAR-010162, 剝製標本)


             盾尾蜥科: Opluridae

圓尾盾尾蜥(馬島鋸尾鬣蜥) Oplurus cyclurus (Merrem), 1820, (館藏編號: NAR-011155, 剝製標本)


             飛蜥科 (鬣蜥科): Agamidae

傘蜥(澳洲斗篷蜥) Chlamydosaurus kingii Gray, 1825, (館藏編號: NAR-013170, 剝製標本)

非洲彩虹飛蜥 [Agama Africana (Hallowell), 1844 = Agama agama africana (Hallowell), 1844], (館藏編號: NAR-013115, 剝製標本)

變色樹蜥 Calotes versicolor (Daudin) 1802, (館藏編號: NAR-013020, 剝製標本, 總圖)

飛 蜥 Draco volans L., 1758, (館藏編號: NAR-013020, 剝製標本)


             避役科: Chamaeleonidae

夸祖魯侏儒變色龍 Bradypodion thamnobates Raw, 1976, (館藏編號: NAR-014122,  雄性,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


高冠變色龍 Chamaeleo calyptratus (Duméril & Bibron), 1851, (館藏編號: NAR-014111A,雄性; , NAR-014111,雌性,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艾氏變色龍 Trioceros ellioti (Günther),1895, (館藏編號: NAR-014164,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傑克森變色龍 Trioceros jacksonii (Boulenger), 1896, (館藏編號: NAR-014103, 雄性,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豹變色龍 (七彩變色龍) Furcifer pardalis (Cuvier), 1829, (館藏編號: NAR-014104,  雌性,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奧力士變色龍(馬島巨避役) Furcifer oustaleti (Mocquard), 1894, (館藏編號: NAR-014104,  雌性,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地毯變色龍 Furcifer lateralis Gray, 1831, (館藏編號: NAR-014105,  雄性,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象耳變色龍(短角詭避役) Calumma brevicorne (Günther), 1879, (館藏編號: NAR-014163,  雄性,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


角枯葉變色龍 Brookesia superciliaris (Kuhl),1820 , (館藏編號: NAR-014121,  雄性,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殘肢變色龍 Brookesia perarmata Angel, 1933, (館藏編號: NAR-014127,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硬舌亞目 Suborder: Scleroglossa

雙足蜥下目Dibamia

             雙足蜥科: Dibamidae

鮑氏雙足蜥(香港雙足蜥) Dibamus bogadeki (Darevsky), 1992,  (館藏編號: NAR-015135, 浸製標本, 上圖為生態照片)


壁虎下目 Gekkota

 

 

             鼓趾虎科: Carphodactylidae

橫紋瘤尾守宮 Nephrurus wheeleri Loveridge, 1932, (館藏編號: NAR-016178, 剝製標本)


             澳虎科: Diplodactylidae

睫角守宮 Rhacodactylus ciliatus (Guichenot), 1866, (館藏編號: NAR-017154, 剝製標本)


             瞼虎科: Eublepharidae

 

中國豹紋守宮(憑祥瞼虎) Goniurosaurus luii Grismer, Viets et Boyle, 1999, (館藏編號: NAR-018127,  飼養期間自然死亡, 剝製標本)


             壁虎科: Gekkonidae

埃及侏儒守宮 Stenodactylus petrii J. Anderson, 1896,  (館藏編號: NAR-019158)

中國壁虎 Gekko chinensis (Gray), 1842, (館藏編號: NAR-019133, 浸製標本)

截趾虎 Gehyra mutilata (Wiegmann), 1835, (館藏編號: NAR-019183, 浸製標本)

蛤 蚧 Gekko gecko (L.) 1758,  (館藏編號: NAR-019011, 剝製標本, 總圖)

原尾蜥虎 Hemidactylus bowringii (Gray), 1845, (館藏編號: NAR-019132tiR-019174, 浸製標本)

香港半葉趾虎 Hemiphyllodactylus hongkongensis Sung et al., 2018,  (館藏編號: NAR-019184, 浸製標本)
 


馬島殘趾壁虎(馬達加斯加日守宮) Phelsuma madagascariensis grandis Gray, 1870, (館藏編號: NAR-019058, 剝製標本)

飛蹼壁虎 Ptychozoon kuhli (Stejneger), 1902, (館藏編號: NAR-019152, 剝製標本)


             葉趾虎科: Phyllodactylidae

頭盔守宮 Tarentola chazaliae (Mocquard), 1895, (館藏編號: NAR-020177, 剝製標本)


             鱗腳蜥科: Pygopodidae

尖吻蛇蜥(巴頓氏蛇蜥) Lialis burtonis Gray, 1835, (館藏編號: NAR-021138, 浸製標本)


蛇蜥下目 Anguimorpha

巨蜥總科 Varanoidea

             滄龍科: Mosasauridae
瘤龍 Tylosarus nepaeolicus (Cope), (顎骨碎塊, 館藏編號:  NAR-024)
已滅絕的始海洋爬行動物,與現存的巨蜥有關係, 白堊紀生物, 美國德克薩斯州硫磺河北部出土瘤龍及滄龍(Mosasaurus sp.)非常相似,典型的長度5~6米,都是出現於白堊紀晚期的水中爬行動物,白堊紀末期恐龍大滅絕中完全消失,生活時空似乎很短暫,結構與巨蜥屬很相似,隸屬於巨蜥下目(Infraorder: Varanoidea),可能從陸生爬行動物進化而來,但因適應水中生活後而肢退化為鰭狀,由牙齒結構可推測屬肉食性,儘管存活短,但化石遍布於世界各地

滄龍 Mosasarus sp., (牙齒, 館藏編號: NAR-024/1), 摩洛哥出土


             毒蜥科: Helodermatidae
 

墨西哥毒蜥(里富珠毒蜥) Heloderma horridum exasperatum Bogert et Martin del Campo, 1956,  (館藏編號: NAR-023160, 剝製標本)


             婆羅蜥科: Lanthanotidae

婆羅蜥 Lanthanotus borneensis Steindachner, 1877, (館藏編號: NAR-024173, 自然脫離之皮蛻標本)


 

             巨蜥科: Varanidae

水巨蜥 Varanus salvator (Laurenti),1768, (館藏編號: NAR-025028, 剝製標本, 總圖)


草原巨蜥 Varanus exanthematicus  Bosc,1792, (館藏編號: NAR-025039, 剝製標本)
本種的此個體原為延陵科學綜合室飼養的動物之一, 始於1998年6月, 初投以昆蟲為餌, 後取食罐頭貓糧, 性情溫馴, 飼養四年多,  至2002年11月因不適應天氣環境而病故


翡翠巨蜥 Varanus prasinus Schlegel, 1839, (館藏編號: NAR-025110, 幼體, 剝製標本)


尼羅河巨蜥 Varanus niloticus (L.), 1758, (館藏編號: NAR-025123, 幼體, 剝製標本)


             蛇蜥科: Anguidae

哈特氏蛇蜥 Ophisaurus harti Boulenger, 1899, (館藏編號: NAR-026095, 浸製標本)


帝王蛇蜥(歐洲蛇蜥) Pseudopus apodus (Pallas), 1775, (館藏編號: NAR-026134, 剝製標本)


             鱷蜥科: Shinisauridae

瑤山鱷蜥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 1930,  (館藏編號: NAR-028089, 剝製標本)


石龍子下目 Scincomorpha

             環尾蜥科: Cordylidae

東非環尾蜥 Cordylus tropidosternum (Cope), 1869, (館藏編號: NAR-030159, 剝製標本)


             板蜥科:Gerrhosauridae

盾甲蜥 Gerrhosaurus major Duméril, 1851, (館藏編號: NAR-031142, 剝製標本)


             蜥蜴科: Lecertidae

綠蜥蜴 Lacerta viridis viridis (Laurenti) 1768,  (館藏編號: NAR-033016, 剝製標本, 總圖)


             石龍子科: Scincidae

光 蜥 Ateuchosaurus chinensis Gray, 1845, (館藏編號: NAR-034048, 浸製標本)

長尾南蜥 Mabuya longicaudata (Hallowell), 1856, (館藏編號: NAR-034057, 浸製標本)

南方滑皮蜥 Leiolopisma reevsi (Gray) 1838,  (館藏編號: NAR-034013, 剝製標本, 總圖)

印尼藍舌石龍子 Tiliqua gigas (Schneider), 1801, (館藏編號: NAR-034087, 浸製標本)

澳洲東部松果蜥 Tiliqua rugosa s.sp. asper (Gray), 1825, (館藏編號: NAR-034081, 剝製標本)

紅眼鷹蜥 Tribolonotus gracilis de Rooij, 1909, (館藏編號: NAR-034153, 剝製標本)

中華稜皮蜥 Tropidophorus sinicus Boettger, 1886, (館藏編號: NAR-034042, 浸製標本)

馬島蚓形石龍子 Voeltzkowia fierinensis (Grandidier),1869, (館藏編號: NAR-034116, 浸製標本)


             美洲蜥蜴科: Teiidae

雙領蜥 Tupinambis merianae Dumull et Bibron,1839, (館藏編號: NAR-035029, 剝製標本, 總圖)


蛇亞目 Serpentes

形細長, 沒有四肢, 也沒有前肢帶。已知約2500種。中國約有200種。世界性分佈主要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樹棲、穴居、淡水和海水中均有。最小長100毫米, 最大如南美的水蟒長達10米以上。低等種類往往有後肢帶, 少數體外還有後肢的殘迹。沒有耳孔, 也無鼓膜、鼓室和耳咽管。除一些穴居種類的眼隱於鱗片下面外, 眼外均罩1層由上、下眼簾癒合形成的透明薄膜。舌細長, 分叉, 可以伸縮。頸部一般不明顯。軀幹與尾之間以1個呈橫裂的泄殖肛孔分界。身體構造的特點主要是與體形變細變長有關, 大多數蛇類動物還與能吞吃大型食物有關。體形變長不是靠脊推骨的延長, 而是靠脊椎骨數目的增多。多達 141~435枚。由於沒有前後肢, 脊柱僅分化爲薦部之前1的背椎和薦部之後的尾椎。前後兩枚椎骨的連接, 1對前關節突與1對後關節突相關節以及椎體關節外, 還多1對椎目突與推弓凹的關節。前部的背推、後部的背推或整個背椎的椎體下方具有推體下突。尾椎下方常有1對脈突。除前2枚背推外, 從第三背椎起每一背推連有1對長的肋骨。 內臟器官亦增長, 成對的器官往往前後配置或者一側退化。蛇亞目動物的上頜骨、腭骨與翼骨疏鬆地聯結於腦顱上, 其上長有一些象倒鈎樣的牙齒, 吞食時有攫握食物的作用。這些成對的骨路可以交替移動。將食物向口內挪, 便於吞下。下頜骨左右兩半由韌帶相連, 並借方骨連於腦顱上, 所以口可以張得很大, 又兼下額部皮膚鬆弛, 因而可吞吃大物。沒有胸骨, 腹部肌肉有節奏的收縮, 可使吞下咽部的整體大型食物移向胃內。雄蛇尾基部兩側有1對交接器, 交配時自內向外經泄殖肛孔兩側翻出, 每次交配只用其一。卵生或卵胎生。[2]

真蛇下目 Alethinophidia

             蚺科: Boidae

玫瑰沙蚺 Lichanura trivirgata Cope, 1861, (館藏編號: NAR-039075, 剝製標本)


             蟒科: Pythonidae
 

球蟒 Python regia (Dumeril & Bribon),1844, (館藏編號: NAR-040031, 剝製標本, 見總圖 / NAR-040031(A), 浸製標本)
體長約120厘米,最長可達 200厘米。軀幹較粗,灰褐的體色上呈深青色的特殊花紋, 在泄殖孔兩側具有爪狀(蛇爪)後肢殘餘。由於受驚嚇時會將身體捲成球狀,因而得名。卵生。夜行性無毒蛇類,受飼個體多為性情溫和的寵物,以小型鼠類為食,生活於自然環境的種群則以小型哺乳動物或鳥類為食。原產於西非的熱帶森林或草原地區中。[注: 此蛇於1998/06/04飼養, 2001/03病歿, 遂製成標本]


緬甸蟒 Python bivittatus Kuhl, 1820, (館藏編號: NAR-040112, 頭部剝製標本)
19-90年代在新界村落步道上發現的嚴重腐爛的個體, 僅頭部保存較佳, 故而收集且製成標本


             閃鱗蛇科: Xenopeltidae

閃鱗蛇(日光蛇) Xenopeltis unicolor Reinwardt, 1827, (館藏編號: NAR-047165, 剝製標本)


             瘰鱗蛇科: Acrochordidae

瘰鱗蛇 Acrochordus granulatus Schneider, 1799, (館藏編號: NAR-047165, 剝製標本)


             蝰蛇科: Viperidae

白唇竹葉青蛇(青竹蛇) Trimeresurus albolabris Gray, 1842,  (館藏編號: NAR-048175, 剝製標本, NAR-048175F, 毒牙載玻片標本 )
俗稱青竹蛇, 雌性,  野外被動物路殺的個體, 由雙齒使頸椎折斷為致命點


西部菱背響尾蛇 Crotalus atrox Baird et Girard, 1853, (館藏編號: NAR-048076, 剝製標本)


             遊蛇科: Colubridae

翠青蛇 Cyclophiops major Günther,1858, (館藏編號: NAR-049096, 剝製標本)


香港後棱蛇 Opisthotropis andersonii (Boulenger), 1888, (館藏編號: NAR-049130, 剝製標本, 圖示為發現於野外死亡, 未進行任何處理的個體)



滑鼠蛇 Ptyas mucosus (L.) 1758, (館藏編號: NAR-049012, 剝製標本, 見總圖)
俗稱"過樹榕",為常見的蛇類,成體體長可達2米,頭部明顯比頸闊,無毒牙,但性情凶猛,對環境非常敏感,體色亦隨環境而略有變化,一般呈棕色,有些個體還長有花紋,幼體色較淺而無明顯線條,日間活動,擅於在樹間攀爬,故有上述俗名以鼠類,鳥類及其他蛇類為主食.遍佈本地野外各處,易被誤認為眼鏡蛇.另外同屬的灰鼠蛇P.korras (Schlegel),1837, 體長及體型較細小,數量不多


             眼鏡蛇科: Elapidae

眼鏡王蛇 Ophiophagus hannah (Cantor), 1836, (館藏編號: NAR-050047, 剝製標本)
稱 "過山烏", 世界上最大型的有毒蛇類, 據文獻載其體長可達 6米(標本個體長僅1.2米左右), 幼蛇體色烏黑, 綴以暗黃色粗帶, 外觀酷似另一種有毒蛇金環蛇[ Bungarus fasciatus (Schneider), 1799, 同屬眼鏡蛇科] 的成體, 成年的個體全身呈黑色, 僅在背上殘餘幾道淡白色橫帶; 本種和 Naja屬一樣, 當受平擾時其頸部可以膨大以威嚇敵方(本港其他同科蛇類沒有這種特徵)。日行性,多棲息於草地及灌叢中,行動敏捷,敵方被噬後同時被注入劇毒物質,使之迅速死亡。因本種其所含物質其毒性甚烈,故被稱世上最危險的毒蛇。但是面對個體比自己要大的動物時,本種性情較怯懦,一般不進行主動攻擊而採取逃避之策, 所以雖然數量不多但遍佈香港郊野中,但很少襲擊人類。以鳥類、鼠類、蜥蝪、蛙類及其他蛇類為食, 除本以外, 分布於南及中地區、東南諸國及印度亦有紀錄。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 (Cantor),1842, (館藏編號: NAR-050003, 剝製標本, 見總圖)
俗稱"飯鏟頭", 為中型至大型蛇類, 頭鈍呈三角形, 身體粗壯, 平均長度90厘米, 最長可達165厘米, 體鱗黑色, 有白色不等距排列的間紋, 受擾時頸部的一短截可作鏟形壓扁以示怒, 此擴張部分背部有單或雙眼狀(雙環眼鏡型)花紋圖案, 腹部黃或白色, 鱗片平滑, 毒牙位於上顎前部, 當被襲時擴張頭部, 發出嗤嗤聲, 伺機出擊, 咬噬動物時毒液隨即注入傷口, 含劇烈神經性毒素,能致人於死
夜行性, 但主要以蛙蟾蜍其他蛇類鳥類及蜥蝪為食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


盲蛇下目 Scolecophidia

             細盲蛇科: Leptotyphlopidae

大吻細盲蛇 Leptotyphlops (= Leptotyphlops) macrorhynchus Jan, 1860, (館藏編號: NAR-053146, 浸製標本)



             盲蛇科: Typhlopidae

盲蛇 Typhlops (= Ramphotyphlops) braminus (Daudin) 1803,  (館藏編號: NAR-054007, 浸製標本)
俗稱"鐵線蛇", 為本地最小,結構原始的蛇類,後肢仍保持著腰帶遺跡;僅上頜有牙齒,下頜則沒有 最長約17厘米, 由於鑽洞所需,眼睛退化且隱蔽於鱗片下加以保護,身體呈圓形,狀似蠕蟲,深褐或黑色,有光澤,頭部細小,除腹部外,全體僅被有簡單而圓的鱗片,尾短而端尖.穴居於落葉堆,石礫下或圓木上,以小蟲和一些無脊椎動物為食,行動的形式與其他科的蛇類相似, 卵生,無毒性,可能有單雌生殖的現象,廣泛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地區


蚓蜥亞目 Amphisbaenia

             蚓蜥科: Amphisbaenidae

達爾文蚓蜥 Amphisbaena darwinii Duméril et Bibron, 1839, (館藏編號: NAR-055085, 浸製標本)


             短頭蚓蜥科: Trogonophidae

方格短頭蚓蜥 Trogonophis wiegmanni Kaup, 1830, (館藏編號: NAR-058097, 浸製標本)


B.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 地位未定族群

(EX) 離龍目 Choristodera

1a. 始鱷龍亞目 Champsosaurida 

             始鱷龍科:Champsosauridae

始鱷龍 Champsosaurs sp.,  (其中一尾椎, 館藏編號: NAR-023)
已滅絕的最原始類似蜥蝪爬行動物類群的代表,化石出現於白堊紀時代,美國南達科他州Hell Creek形成層出土體長達150厘米的原始類蜥蜴爬行動物,一般認為是蜥蝪及蛇類的祖先鱗龍類,外型與鱷魚相似,但彼此的關係似乎不大.估計生存於白堊紀至第三紀的清水河溪中,以魚類及小型恐龍為食,牠們雖然能避免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但終於在第三紀中消失.同一亞綱中現存僅有兩目:喙頭目(Rhynchocephalia)趨向絕滅;而有鱗目(Squamata)卻成為爬行綱的主流


 魚龍總目 Ichthyopterygia +

(EX) 魚龍目 Ichtyosauria  (已全部滅絕)

             魚龍科:Ichthyosauridae

魚龍 Ichthyosaurus sp.,  (其中一體椎, 館藏編號: NAR-EX-025)
已滅絕的最原始海洋爬行動物類群的代表,侏羅紀,英國約克郡的礬土粗岩出土平均體長3米以上,化石最早發現於三疊紀地層,為魚型的海洋爬行動物,外形酷似一些大型快速游泳的魚類,體呈紡綞形,三角形的頭部向前伸出如劍的長吻,嘴內長滿錐狀牙齒,牙齒有迷路結構,尾部和魚的歪尾結構相似,四肢演化為鰭形,魚龍似乎已完全失去了陸棲的能力,由於人們能獲得細節保存良好的化石,認定牠屬於卵胎生,以頭足類(鸚鵡貝類)及魚類為食.雖然是海洋中最成功的動物之一,但亦於中生代的白堊紀末期與恐龍及翼龍等一同滅絕


             薩斯特魚龍科: Shastasauridae

貴州魚龍 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 Cao et al. 2000,  (其中一體椎, 館藏編號: NAR-EX-140)


             短尾魚龍科: Grippidae

巢湖魚龍 Chaohusaurus geishanensis Young et Dong, 1972, (十個體椎構成的脊椎, 館藏編號: NAR-EX-141)


 鰭龍總目 Sauropterygia +

(EX) 幻龍目 Nothosauroidea

    腫肋龍亞目 Pachypleurosauria

             腫肋龍科:Pachypleurosauridae

 

胡氏貴州龍 Keichousaurus hui Young, 1958,  (館藏編號: NAR-EX-032: 原始岩板, 032A: 岩板經清晰處理)

中國貴州省興義縣頂效地區發現。

本館藏的為幼體貴州龍, 體長7.5厘米, 化石保存於灰色至灰黑色薄層狀泥質灰岩層, 估計生活於距今2億3千多萬年前的三疊紀中期,從文獻所述: 幼體全長6至12厘米,成年體長15至50厘米。骨骼呈瀝青狀黑色,結構十分清晰。

1957年7月, 地質學家胡承志貴州省黔西南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地區首先發現,化石經楊鍾 健教授鑑定後,  1958年定名。 從牠的發現歷史而言:  貴州龍不僅為爬行動物學研究提供價值甚高的物種,  更可貴的是學者的謙遜和務實,  為中國古生物學尊下了穩固的基礎。


(EX)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蛇頸龍科: Plesiosauridae

 

蛇頸龍 Plesiosaurus species, (館藏編號: NAR-EX-027)

標本為其中的一個脊椎, 美國德州硫磺河北部出土
化石最初發現於晚三疊紀,為生活於中生代海洋的爬行動物,體長估計可達300厘米,頸部修長,頸椎數目很多,推測其頸部活動靈活.頭部細小,四肢演化為鰭狀,鰭腳能在陸上的爬行及生殖
蛇頸龍的化石為世界性分布,歐亞大陸,美洲及大洋洲皆有發現,牠們可能在白堊紀未期大滅絕期間與恐龍一起消失  

 


■ 龜鱉總目 Testudinata

(1) 龜鱉目 Testudines

本目為爬行綱中最為特化的族群, 牠們的背腹具有沉重的甲殼, (由背甲及腹甲構成)。身體寬而短, 其中大多數種類的頸部及四肢都能以不同程度縮進甲內, 甲穀內層由骨質板構成; 外層則由角質板(龜類)或厚質軟皮(鱉類)構成。脊椎骨及肋骨多和背甲的骨質板融合一起,胸廓不能活動,腹甲則由厚骨板構成。頭部的上下頜無齒,舌不能伸出。一般認為:龜鱉目源於古杯龍類(Cotylosauria),卵生,多數營水棲生活,分布於淡水或海水環境中,少數營陸上生活,但基本所有本目成員都在陸地上產卵及發育。陸龜多為草食性;鱉類肉食性;其他龜類分別有上述食性或雜食性。世界上現存的龜鱉類約200種,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中

側頸亞目Pleurodira

             蛇頸龜科: Chelidae
長頸龜 Chelodina longicollis Shaw,1802, (館藏編號: NAR-059030, 剝製標本, 見總圖 )
體長20~25厘米,為小型的蛇頸龜類,本種的頭部較小,頸部也較短。龜甲稍微扁平而薄,腹甲的各甲板都有圈黑色的周邊,9∼10月為性繁殖,產卵期為11∼12月,一隻雌龜能產卵6∼20個,經60∼120天後才孵化。生活於流速緩慢的河流及溪澗中, 以魚類,兩棲類,昆蟲及軟體動物為主食,分佈於澳洲東部。


北部蛇頸龜 Chelodina oblonga Gray J.E., 1841,  (館藏編號: NAR-059167, 剝製標本)


             南美側頸龜科: Podocnemididae

 

黃頭側頸龜 Podocnemis unifilis Troschel, 1848, (館藏編號: NAR-060144, 剝製標本,)


             非洲側頸龜科: Pelomedusidae

 

西非側頸盒龜 Pelusios castaneus Schweigger, 1812, (館藏編號: NAR-061079, 剝製標本,)


東非側頸盒龜 Pelusios subniger (Lacépède),1788, (館藏編號: NAR-061080, 剝製標本,)


曲頸龜亞目Cryptodira

             鱷龜科: Chelydridae

佛州平背鱷龜 Chelydra serpentina osceola Stejneger, 1918, (館藏編號: NAR-062125, 幼體, 剝製標本,)


             海龜科: Cheloniidae

綠蠵龜 Chelonia mydas (L.), 1758.  (館藏編號: NAR-063034, 剝製標本, 見總圖, A: 浸製標本)
成年的體長120~150厘米,體重約200千克,殼黃綠至黑啡色、闊橢圓形, 背甲之中央盾有 5 片,兩邊側盾各有 4 片,背甲花色變化極大,一般為棕綠色間有黃綠色花紋。腹甲呈淺黃色。四肢扁平如槳。頭部前額鱗 1 對,下顎呈鋸齒狀,繁殖時會憑著本能游返其出生地的海灘,并爬上岸產卵進行繁殖。夏天的繁殖季節,成長的海龜會從它們覓食的水域游回到其出生地附近的淺海區交配。雌龜通常每隔三年登陸沙灘兩次或以上挖坑產卵。分布於世界之熱帶與亞熱帶海域, 為海龜科唯一在香港繁殖的品種。


             平胸龜科: Platysternidae

大頭平胸龜(鷹咀龜)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Gray 1831, (館藏編號: NAR-065014, 剝製標本, 見總圖
本科為東洋界的特有種類,中國僅1屬1種,體長約10~12厘米,頭部很大,背甲較小而與腹甲以下的緣甲(橋甲)相連,較其他龜類扁平,頭部,尾部及四肢不能收縮於甲殼內,故此頭上長有革質層作保護,咀部堅硬且彎曲,因似鷹科鳥類的喙,故名以昆蟲及其幼蟲為主食;生活於山區溪流中,分布於南,東及中一帶,據說本地亦有紀錄


             澤龜科: Emydidae

紅耳龜 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Wied-Neuwied), 1839, (館藏編號: NAR-066072, 高分子透明樹脂密封標本, NAR-066078A: A.正面, B:腹面, C: X射線攝像)
畸形個體的飼活機率很低, 此標本來源於自然夭折的幼龜。觀察X射線掃瞄結果顯示其連體的部分,共用的其他器官與正常個體無異。


             地龜科: Geoemydidae

三線閉殼龜 Cuora trifasciata (Bell) 1825,  (館藏編號: NAR-067143, 剝製標本)
背甲隆起較高,眼後有三條黑色的斑條,從幼龜起,腹甲的胸,腹盾間就有一條清晰的韌帶形成可動的鉸鏈,背腹甲之間也有韌帶相連,因此腹甲的前後兩葉能向上完全關閉甲殼,頭部及四肢和尾均可縮入殼內分布於越南北部,中國南部及海南地區


日本石龜 Mauremys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1835, (館藏編號: NAR-067077, 剝製標本)


石 龜(石金錢龜) Mauremys mutica (Cantor), 1842, (館藏編號: NAR-067078, 剝製標本)


中華草龜 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 (館藏編號: NAR-067145, 剝製標本)


花 龜 Ocadia sinensis (Gray), 1834, (館藏編號: NAR-067026, 剝製標本)


             陸龜科: Testudinidae

蘇卡達象龜(非洲盾臂龜) Centrochelys (Geochelone) sulcata (Miller), 1779, (館藏編號: NAR-068063, 剝製標本)


赫曼陸龜 Testudo hermanni (Gmelin), 1789, (館藏編號: NAR-068062, 剝製標本)


             雙趾鱉科: Carettochelyidae

雙趾鱉 Carettochelys insculpta Ramsay, 1886,  (館藏編號: NAR-069037, 剝製標本, 見總圖)


             動胸龜科: Kinosternidae

密西西比動胸龜 Kinosternon subrubrum hippocrepis (Bonnaterre), 1789, (館藏編號: NAR-071124, 剝製標本,)


             鱉科: Trionychidae

Pelodiscus sinensis (Wiegmann) 1834, (館藏編號: NAR-072010, 剝製標本)


■ 鱷形總目 Crocodylomorpha

 

(2) 鱷    目 Crocodilia

             短吻鱷科: Alligatoridae

幼體  [NAR-071(A), 產地: 美國 ]

美國短吻鱷(密河鱷)  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 (Daudin),1801, (館藏編號: NAR-073071頭部, NAR-073071(A), 剝製標本,  來源地: 美國)
本種的前上頜每側牙齒5枚(標本: 5, 標本A: 5, ), 上頜13-15枚(標本: 13; 標本A: 13),下頜19-20枚(標本: 20; 標本A: 20)


   

NAR-70A (原色標本)

NAR-70B (左: 頸甲的縱向排列模式, 4-4-2-2-2; 右: 前上頜上的牙齒, 紅色數字上的的牙齒缺失)

眼鏡凱門鱷 Caiman crocodilus (L.), 1758, (館藏編號: NAR-073070(刪除), NAR-07370A, NAR-07370B,剝製標本)
體長最大可達250厘米,剛孵化的幼鱷長約20厘米左右, 本物種因眼球前有一條如眼鏡架外形的橫向骨,而亦有眼鏡鱷之稱, 本種的前上頜骨每側牙齒數5枚(標本A: 5; 標本B: 5), 上頜13-14枚(標本A: 15*; 標本B: 15* ),下頜18-20枚(標本A: 18; 標本B: 18);牙齒總數72~78枚(標本: 75)。產於中美洲南美洲一帶,其後引入美國佛羅里達州古巴
*上頜齒數(14)/15可能是巴拉圭凱門鱷 Caiman yacare (Daudin), 1802, 本來被列入眼鏡凱門鱷 ( C. c. yarcare)。


 

NAR-161 (原色標本, 左: 頸甲的縱向排列模式, 2-3(2)-3-2-2. 紅圈部分的甲片缺失)

鈍吻古鱷 (居維葉侏儒鱷) Paleosuchus palpebrosus (Cuvier), 1807, (館藏編號: NAR-073161,剝製標本)
古鱷屬被認為是鱷目中比較原始族群, 儘管其形態與早白堊紀的化石種類相似, 卻仍保留出現的三疊紀化石種類的原始特徵。成體長1.2米~1.5米 (標本長70厘米, 亞成體至成體階段), 平均體重6千克, 雌性比雄性略為細小。為已知鱷類最小型的品種之一。古鱷屬和凱門鱷屬的分別在於本種有高度甲板化的趨勢, 頭部細而短, 口鼻扁平, 眼球前沒有橫向骨, 表面光滑, 本種的前上頜骨每側牙齒數4枚(凱門鱷屬為5, 標本: 4), 上頜14-15枚(標本: 15 ), 下頜21-22枚(標本: 21)
。棲息於森林沼澤的淡水區域中,夜行性動物, 以各種中小型脊椎為主食。分布南美洲北部(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巴拉圭圭亞那厄瓜多爾巴西秘魯委內瑞拉蘇里南)。標本原為一位法國人的舊藏, 來源地不可考, 原鑑定為真鱷/凱門鱷(Crocodile/Caiman), 格物研究組詳細觀察後認定為鈍吻古鱷, 除了頸甲列上有一片缺失以外(上圖紅色圈中位置), 其他特徵基本相同。


             鱷 科: Crocodilidae


亞成體, NAR-074172


標本經X射線掃描內部的完整骨骼結構, 藉此向標本師前輩致敬

侏儒鱷 (短吻鱷) Osteolaemus tetraspis Cope, 1861,  (館藏編號: NAR-074172, 乾製標本)
又稍西非矮鱷, 世界上最小的鱷類, 和鱷科其他成員相比, 本種有高度甲板化的趨勢, 吻部也比其他鱷類短, 故有短吻鱷之名 。平均體長120厘米。幼體呈茶色, 成體為黑褐色。種加名的辭源來自4個特大的分兩列排布整齊的頸鳞板, 本種的前上頜骨每側牙齒4枚, 上頜每側12, 下頜每側15枚。分布於非洲中部和西部的沼澤和河溪中,夜行性, 以魚類、蛙、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標本原為一位法國人的舊藏, 來源地不可考, 製作年代為1920~1930年左右, 經X射線掃描發現標本仍保存完整的骨骼結構。


 
幼體  [NAR-19(A), 產地: 泰國 ]

 
亞成體  [NAR-19, 來源: 中國大陸 ]

暹羅鱷 Crocodilus siamensis (Schneider) 1801, (館藏編號: NAR-074019, 剝製標本)
一般體長接近3米, (標本長96.5厘米), 體色為茶褐色或金黃色帶褐或黑色斑條, 或呈灰白色, 幼體顏色更淺, 腹部淺白色驅幹長筒形, 頭部極為堅硬, 吻窄長, 前喙較低, 吻背雕蝕紋明顯,  眼前各有一道隆起骨脊, 眼大, 卵圓形外突, 有上下眼簾及透明瞬膜, 具有淚腺耳孔位於眼後, 細狹如縫,下頜齒列咬合時與上頜齒列交錯切接在同一垂直面上, 共有齒數64~66
頸背上有獨特排列組合的頸鱗方塊結合模式, 可作為鑑定本種的重要依據 [S.H.Ng et E.Ng, 6V NSC9]背鱗整齊地排列, 中背鱗行棱而不成鬣, 入尾者的最外1行離成兩行尾鬣, 尾粗而側扁, 為有力的攻擊器官四肢粗壯, 後肢較長且壯, 有5趾, 有蹼及爪為大型的食肉性爬行動物, 以各類脊椎動物及食, 主要分布於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的東南亞各地


 

NAR-074074(A) 中圖: 頸甲的橫向排列模式

NAR-074074

尼羅鱷 Crocodylus niloticus (Laurenti), 1768, (館藏編號: NAR-074074A, 剝製標本, NAR-074074, 頭骨標本, L=192mm, W=82mm, h=52mm, 來源: 馬達加斯加 )
體長200~400厘米, 僅次於灣鱷。雄性體型比雌性大,體重可達1000千克, 為世界上第二大鱷類, 體色呈暗橄欖綠褐色,成體的下顎第四齒在閉合時由前上頜和上顎交接的缺刻中突出, 前上頜每側牙齒5枚,上頜每側13-14枚,下頜14~15枚;牙齒總數64~68枚。凶猛的獨棲動物,晝日多在沼澤中曬太陽,喜歡潛伏水中突襲大、中型哺乳動物為食,甚至捕獵大型貓科動物以至人類。但也受到大量的捕殺, 現時本來分布於尼羅河的種群可能已經滅絕了。 分布: 分布於在非洲東部、中部及南部和馬達加斯加,多棲息於湖沼和河川。 標本: NAR-074(A):剝製標本,法國人舊藏, 全長:66厘米, NAR-074:頭骨,來源:馬達加斯加的鱷養殖埸。


 

灣 鱷 Crocodylus porosus (Schneider), 1801, (館藏編號: NAR-074073, 剝製標本)
現存最大型的爬行綱動物, 成鱷體長約5米(500厘米), 甚至可達6米,
因為對海水有植強的適應性, 故又名鹹水鱷。標本為幼體鱷, 體長35厘米, 來源地: 澳洲


澳洲淡水鱷 Crocodylus johnstoni Krefft, 1873,  (館藏編號: NAR-074157, 剝製標本)
中型鱷類,成體可達(雌)210厘米和(雄)250~300厘米, 本種的前上頜每側牙齒5枚(標本:5),上頜14-16枚(標本:15), 下頜15枚(標本:15);牙齒總數68~72枚。標本為本種幼體, 體長約60厘米,原收藏於英國, 維多利亞時期, 由於製作年代久遠,而且幾經復修,原色已經消失殆盡原產澳洲,分布於西部和北部的淡水河流和沼澤地帶中, 主要以各類小型脊椎動物為食。



幼體 (舊藏標本, 產地不詳)

 

新畿內亞鱷 Crocodylus novaeguineae Schmidt, 1928, (館藏編號: NAR-074065, 剝製標本)
中小型夜行性鱷類, 成年雄性成體3.5米, 雌性2.5米, 標本為未成年幼鱷, 體長34厘米。本種的前上頜每側牙齒5枚, 上頜13-14枚,下頜15枚;牙齒總數66~68枚。分布於東南新畿內亞蘇拉群島以及菲律賓一帶的近岸的淡水湖泊、河流和沼澤中。


■ 鳥頸總目Ornithodira

(1) 翼龍目 Pterosauria  (已全部滅絕)
這是一群高度特化的飛翔性爬行動物, 牠們的前肢演化成翅膀, 由體側衍生的皮膚與翼骨形成具翼膜的飛行機構, 顯然可以進行動力飛行, 但其模式卻與鳥類迥然不同, 翼龍的翼膜中間并沒有支撐的骨骼, 故此可以推測: 牠們必然要靠較強氣流才可順暢地翱翔於天空上。牠們的骨骼的骨壁較薄,中央有氣室, 胸部有發達的龍骨突, 眼部大, 估計牠們的視力良好。
喙嘴龍為翼龍的原始類型, 化石發現於侏羅紀, 一般體型較小, 到了白堊紀時代, 牠們逐漸為翼指龍取代, 此時的翼龍體型變得很大, 尾部很短, 翼面積增加, 牙齒退化或完全消失, 最大的種類其翼展可達150厘米

    1a. 喙嘴龍亞目 (長尾翼龍亞目) Rhamphorhynchoidea

             科未定: Family indet.

喙嘴龍 Rhamphorhynchoid indet. (館藏編號: NAR-036)
從分類的角度而言,這族群亦稱長尾翼龍, 生活於距今2億1千萬年前的典型侏羅紀中期, 至未前完全滅絕本室收藏5枚牙齒化石, 最大長度祗有0.5厘米, 發現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Boll Canyon形成層, 喙嘴龍平均體長60厘米, 為這亞目中最進化的一群, 從牙齒的大小推測其頭骨長度約5厘米(S.H.Ng et E.Ng, 19 II NSC13), 嘴呈鳥嘴狀, 頜骨長上長滿向前傾斜的尖銳細齒, 尾長, 末端有壓風板。牠們以魚類為食。


  1a. 翼指龍亞目  (短尾翼龍亞目) Pterodactyloidea

             古魔翼龍科: Anhangueridae

焚風翼龍 Siroccopteryx moroccensis Mader et Kellner, 1999, (館藏編號: NAR-176)
牙齒化石, 長度:3.14厘米, 時代: 白堊紀(距今約1億年前), 摩洛哥的Ken Ken形成層出土


 

延陵動物志: 恐龍綱 FAUNA NGIANA: (CLASS DINOSAURIA)

恐龍類在分類學上的爭議為時已久,由於大量的研究發現,恐龍的的腰帶骨結構形成獨特站立姿態與行進方式與所有已知爬行綱動物明顯不同(詳見延陵恐龍志),加上某些恐龍似乎具有熱血動物的表徵,故根據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NH)及新墨西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Spencer G. Lucas教授引用的主要恐龍族群系統關係(1994),把恐龍從爬行網中分出而成一綱 ~ 恐龍綱 (Dinosauria).

(2) 蜥龍目 Saurichia (恐龍的其中一目,現已全部滅絕)
(3) 鳥龍目 Ornithischia (恐龍的其中一目,現已全部滅絕).

參考文獻: 董枝明/程延年著 《恐龍大地The Land of the Dragon》,1996年初版. 

 


 

主要參考文獻 (不包括延陵恐龍志)


[1]
  楊安峰編著《脊椎動物學》修訂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學 III,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北京.上海,1991.12.
[3]   馬克.蘭伯特著《爬行動物》(中文版), 貓頭鷹出版社, 1998.
[4]   許狄思 費嘉倫編,何迪媛譯《香港動物原色圖鑑》香港政府印務局,1989.8.
[5]   Stephen J.Karsen, Michael Wai-neng Lau, Anthony Bogadek, Hong Kong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2nd Edition, Provisional Urban Council Publication.
[6]   Rodney Steel, Crocodiles, 1989, The Bath Press.
[7]   Crocodilian species list, http://www.flmnh.ufl.edu/natsci/herpetology/brittoncrocs/csp_csia.htm
[8]   Siamese crocodile, http://vygotsky.stasu.edu/zoo/siamese.croc.htm.
[9]   赫守剛 等編,
《生命的起源與進化:地球歷史中的生命》,  北京商等教育出版社,海德堡施普林格出版社, 2000/05.
[10] 道格拉斯.帕梅 著  樊文川, 王原賢 譯《化石》,  貓頭鷹出版社, 1998/01 (延陵圖書館索書號: 359.1 NGL008 ).
[11] 趙喜進, 徐星著《貴州龍》 ,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9/01 (延陵圖書館索書號: 388.7 NGL003 ).
[12] 費梁
中國兩棲動物圖鑑,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13] 鮑嘉天等蛙蛙世界~ 香港兩棲動物圖鑑,天地圖書出版社, 2005/06.
[14] 費梁
中國動物志~兩棲類(上卷), 科學出版社, 2006/01.



本網頁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All images and text on this page are copyright protected  © Acta Scientrium Ng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