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稀有植物探索(II) ~ 伊藤氏原始觀音蓮座蕨

(伊藤氏古蓮蕨)

 Archangiopteris itoi Shieh

 


  


飛機艙窗外望臺灣中央山脈的脈脊


大陸可愛,臺灣可戀,有自由的地方就是家園。
                                                                                                                             
   柏 楊 ( 1920 ~ 2008 )


 

臺灣最稀有蕨類植物的棲所

延陵科學綜合室  "華夏福爾摩莎植物勘察計劃" (Sino-Formosa Botanical Investigating Trip), 進行對臺灣原生植物的研習, 藉以進一步了解臺灣香港及鄰近地區之間其植物相的關係。為了探索臺灣蕨類植物中最稀有的 品種, 我們分別前往南投縣蓮華池台北縣烏來, 並發現了它們的蹤影, 這兩種臺灣特有的蕨類, 在其原生地其數目已經所剩無幾了。


蓮華池森林步道

蓮華池位處南投縣魚池鄉五城村附近的一個山谷中, 為臺灣林業試驗所的其中一分所之根據地, 海拔高度為500 ~ 900之間。主要以杉木林地為主, 屬亞熱帶性氣候, 年均氣溫攝氏 21度, 年降雨量卻有 2200厘米以上, 孕育了很多特有的植物, 除了上述兩種原始觀音蓮座蕨屬植物以外, 還有菱形奴草[Mitrastemon yamamotoi var. kanehirai (Yamamoto) Makino]、蓮華池穀精草 [Eriocaulon nantoense Hay. var. trisectum (Satake) Chang]、呂氏菝契(Smilax luei Koyama)、臺灣瑞木(Corylopsis stenopetala Hay.)等特有而且是極危的植物品種


(左) 烏來瀑布下的南勢溪 (右) 瀑布旁邊的桫欏群落

烏來(鄉)位於雪山山脈北段主脊的西北斜面上, 即台北盆地附近地勢較為高的地區, 如果以縣轄地理區分則為台北縣之最南端。海拔高度由 150米至1200米之間,  區內的原始的低海拔闊葉林森林保存良好, 除了蓮華池以外, 上述兩種原始觀音蓮座蕨屬也有零星分布其中烏來瀑布的發源地, 正好是亞熱與暖溫帶的交界處。由於特殊的氣候造就了區內植物的繁衍, 其中蕨類茂盛成林, 品種繁多, 為北臺灣的蕨類天堂。外此本區也不乏特有植物, 如烏來杜鵑 (Rhododendron kanehirai Wilson)(野外族群己滅絕, 現靠復育工程保存)烏來冬青(Ilex uraiensis Mori & Yamamoto)等


臺灣的蓮座蕨科植物

蓮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為蓮座蕨目( Marattiales) 中最大的一個科, 全世界約有200多種, 屬於真蕨(Filicophytina)類中較為原始的自然群落, 它們的起源可追溯至蕨類繁盛時代之前的古生代, 隨著地球環境的改變, 絕大多數成員先後滅絕; 而現今殘存者僅有兩個目( Order )共 6 個科 ( Family )。這個蕨類族群的孢子囊起源於一群細胞, 囊壁由多層細胞組成, 與其他己知蕨類族群比較, 其囊壁特別質厚, 故此, 它們組成的一個綱( Class ) 被稱為厚囊蕨綱( Eusporangiopsida )。孢子囊內形成很多但數目不一定無外孢壁的同型孢子, 原葉體為寄生於腐物的肉質草本, 以菌根營生, 沒有高等蕨類的毛及鱗片, 孢子體的能育葉不具真正的毛(有些品種具有腺毛)。除了厚囊蕨綱僅包括箭蕨目(Ophioglossales)。

蓮座蕨目( Marattiales) 共有4個科, 臺灣產 2科, 即蓮座蕨科及合囊蕨科( Marattiaceae)。蓮座蕨科而言臺灣已知有2屬 (Genus) 4 種(Species), 而香港僅產一種, 即福建觀音蓮座蕨 (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 本種與臺灣產觀音蓮座蕨 (Angiopteris lygodiifolia Rosenst.)十分相似, 是否有關聯則需要進一步研究。直至目前為止, 經已經鑑定的有效種名的臺灣產植物蓮座蕨科品種如下:
                                     ● 觀音蓮座蕨 Angiopteris lygodiifolia Rosenst., (
NSF-F111082)
                                     ● 蘭嶼觀音蓮座蕨 Angiopteris palmiformis (Cav.) C. Chr., (
NSF-F111281, NSF-F111250)
                                    
臺灣原始觀音蓮座蕨 Archangiopteris somai Hayata, (
NSF-F111043)
                                    
伊藤氏原始觀音蓮座蕨 Archangiopteris itoi W.C. Shieh, (
NSF-F111044)

觀音蓮座蕨廣布於臺灣各地低海拔的成熟闊葉林下, 日本南部亦有分布; 根據文獻紀錄, 蘭嶼觀音蓮座蕨分布於琉球群島菲律賓泰國; 臺灣僅廣泛分布於蘭嶼, 偶見於恆春半島伊藤氏原始觀音蓮座蕨及 臺灣原始觀音蓮座蕨皆為臺灣特有蕨類, 僅見於南投縣蓮華池台北縣烏來,   伊藤氏原始觀音座蓮更是嚴重瀕危的品種


蓮座蕨科植物的分類

蓮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植物無論外形及習性的表徵極為相似, 不同文獻有著極大的分岐, 其品種的表列數量由數種至數百種不等, 由此可見蓮座蕨科分類為蕨類植物學的難點之一中國的蕨類奠基者秦仁昌教授對本科植物曾進入深入的研究, 其結論的精髓以高精密的線描圖像及精鍊的文字描述分別存放在《中國蕨類植物第五卷及《中國蕨類植物科屬誌》等蕨類專著中, 為後繼者了解有關蓮座蕨科提供僅有但詳盡依據

蓮座蕨科植物的根狀莖為短(或長)而直立的頭狀肉質, 葉柄巨大而壯, 基部有1對肉與托葉狀附著體(或是薄肉質橢圓形的托葉); 由數個葉柄的基部的附著體構成類似開瓣蓮花的外觀, 恰似神話中觀音大士的蓮座, 故有蓮座蕨之名。葉片一回至二回羽狀, 未回小羽片皆為披針形, 無柄或僅具短柄, 基部與葉軸或葉柄頂端處常有膨大的膝狀關節。葉脈分離, 單一或分叉, 孢子囊船形, 壁厚, 頂端有不育環帶, 分離, 沿葉脈兩行排列。

分屬檢索表 [1]

1. 根狀莖為肥大肉質直立蓮座狀; 葉大, 通常二回羽狀(偶為一回羽狀); 孢子囊群(上圖 1)為長卵形或短線形, 通常由 7-34 個孢子囊組成, 接近葉邊, 著生於葉脈先端之下, 無隔絲; 抱子具周壁, 外壁具小瘤狀或顆粒狀紋飾   .......................... 蓮座Angiopteris Hotfm.

1. 根狀莖為半匍匐的圓柱形, 呈背腹性; 葉小,通常為一回羽狀(偶近於二回羽狀); 孢子囊群 (上圖 2) 為長線形, 通常由 40~ 60 ~160個孢子囊組成, 著生於葉脈中部, 遠離葉邊, 有分枝隔絲; 孢子不具周壁, 外壁具刺狀或棒狀紋飾  ................. 原始蓮座屬  Archangiopteris Christ et Gies.


蓮座蕨科各屬植物的孢子囊群在羽片上的位置及形狀
  (左):
福建觀音蓮座蕨 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香港 ;  (右): 伊藤氏原始觀音蓮座蕨 Archangiopteris itoi W.C. Shieh, 臺灣

1889年, Christ等建立原始蓮座屬之時認為本屬為蓮座蕨目中極為古老的族群, 故名。1958年秦仁昌和1973年張芝玉的研究指出: 原始蓮座蕨屬在進化的歷史中不僅不比蓮座屬原始, 反之, 它們是蓮座蕨屬的直系後裔, 故此 "原始蓮座" 應該是蓮座蕨科中最高等的族群


伊藤氏原始蓮座蕨分類學位置

蕨類植物門 PHYLUM PTERIDOPHYTA
      
真蕨亞門 SUBPHYLUM: Filicophytina
            ●厚囊蕨綱 Class: Eusporangiopsida
                ●蓮座蕨目 Order: Marattiales 
                    ●蓮座蕨科 Family: Angiopteridaceae
                           ●原始觀音蓮座蕨屬 Genus: Archangiopteris


伊藤氏原始觀音蓮座蕨 (伊藤氏古蓮蕨) Archangiopteris itoi Shieh, 1970
            Angiopteris itoi (Shieh) J.M. Camus, 1989.
                    Wang-chueng SHIEH (謝萬權): Two new species of ferns from Taiwan,  Journal of Japanese Botany (45:6), p.165-,1970


(左) 能育羽片    (中) 葉柄上的膝狀關節    (右) 葉片

種命名之辭源: 前國立中興大學教授謝萬權博士於1968年2月25日採自南投縣魚池鄉蓮華池分所(海拔 700米), 並於1970年發表為新種, 並以其籍植物學老師伊藤洋(Hiroshi,  Ito)之姓氏作種名。

本種屬於高度瀕危物種, 研習者相信皆有共識: 即使為學術之理由把其中一整株植物拔離土壤極有可能危害本種之生存機會, 也是極為不負任之舉, 故此一般人不敢妄動其地下部分以求全豹, 編者對於本種的地下部分之描述乃根據定名者發表論文的拉丁語翻譯, 謹此識之

根狀莖肉質直立, 葉柄簇生, 100~120厘米長, 直徑0.7~1.5厘米, 黃綠色, 長有深色長披針形鱗片, 基部有一膨大附著體, 高約50~60厘米。( 翱鵰概譯, 原文為: Rhizoma tuberosum succulentum erecturn. Stipes fasciculatus 100-120 cm longus 0.7-1.5 cm in diametro, viridis cum flava lineamenta, tectus cum fuscis lanceoato-elongatis squamis, cum protuberantia in loco circa 50-60 cm alto e basi. ), 葉片長橢圓形,  長 70~90厘米,  闊20~35厘米。羽片表面深綠色, 葉背黃綠色, 基部全緣;  中部最寬, 向下漸狹,  基部寬楔形, 頂端呈尾形或鈍圓形, 羽片外緣有粗鋸齒, 頂生羽片與側生羽片同型, 平均長20厘米, 闊(中部)5厘米, 具羽片2 ~ 4 對, 多達9對[3], 厚草質。葉脈較為開展, 單脈與分叉脈相間; 具有回脈。孢子囊線形, 長0.5~1.5厘米, 自尾狀頂部以下至羽片基部皆有分布, 位於葉脈中央位置, 中肋兩邊及葉緣不育。孢子圓形至長圓形, 細小, 有疣突。


臺灣原始觀音座蓮蕨(相馬氏原始觀音蓮座蕨, 臺灣 古蓮蕨) Archangiopteris somai Hayata, 1915
            Archangiopteris henryi Christ et Gies. var. somai (Hayata) Tagawa
                    Hayata, Bunzô, Icones plantarum formosanarum nec non et contributiones ad floram formosanam. 5: 256. 1915. 


(左) 葉片     (右) 羽片

種命名之辭源: 據時代的植物採集者相馬禎三郎(Soma, Tadasaburo, )於1910年在當時文山郡烏來發現本種, 早田文藏(Hayata, Bunzô,)於1915發表為新種, 並以相馬之姓氏作種名, 以紀念模式標本的貢獻者

 本種與伊藤氏原始觀音蓮座蕨極為相似, 分布地點彼此重疊, 但數量明顯較多, 主要區別如下:

1. 植株較矮小, 一般不超過 100厘米, 葉片不具回脈 ................... A. somai Hayata
1. 植株較高大, 可達150厘米或以上, 葉片具回脈      ................... A. itoi
Shieh

本種與亨利原始觀音座蓮蕨 (Archangiopteris henryi Christ et Gies.) 十分相似, 該蕨僅見於雲南東南部。


關於以上兩種植物其中文名稱稍覺太長, 編者按秦仁昌在《中國蕨類植物科屬誌》中對 Archangiopteris 為 "古蓮蕨屬" 的定義延伸, 故新擬下列名稱,  以備參考;  但本文仍為目前最通用的名稱作描述:

                                     臺灣古蓮蕨 Archangiopteris somai Hayata
                                     伊藤氏 古蓮蕨 Archangiopteris itoi W.C. Shieh


 

後 記

據統計: 臺灣原始觀音蓮座蕨 (Archangiopteris somai Hayata) 植株數目不足1000; 而伊藤氏原始觀音蓮座蕨(Archangiopteris itoi W.C. Shieh)更是少於100個植株, 面臨如此瀕危的植物, 教人深刻體會到 "命懸一絲" 的感覺。

當我們進入它們的棲息處時, 步履是異常謹慎的, 生怕踏死仍在地下休眠的植株, 也不敢妾動孢子體的地下部分, 不然將可能為它們帶來危害, 我們懷著渴望的心情遠隔重洋探訪它們, 相信還有很多人都是一樣, 故而必須使它們好好地在臺灣的原生地存活下來, 我們認為臺灣同胞是做得到的, 而且做得很好。說到這裡, 有一件發生在香港有關蕨類的舊事, 回想起來仍教我非常氣憤:
話說數年前, 一群香港高等學府的人員聯同內地數名植物學研究者在香港進行植物勘察時, 於新界地區發現了一種在本地已消失了近世紀, 祗在原生地久延殘存的數株高度瀕危的蕨類
單葉鞭葉蕨 (Cyrtomidictyum basipinnatum (Baker) Ching, 右圖 ), 他們二話不說地從原生地採了下來, 似乎當時沒知曉其的屬性, 便把它擠壓在標本夾中, 當他們知道高危品種時, 便把標本解封並急忙將之帶離香港運到自己機構裡, 而他們的香港的同伴們卻無動於衷, 之後還在有關論文中洋洋灑灑地描述出來。這種滅絕種族式的掠奪算是甚麼學術? 從事件祗可以看得出: 香港的研究者為著論文而任人家掠走自己家園內的資產, 無疑是不肖之行! 同時這伙內地的研究者縱然有淵博的學識, 但連最基本的學品也沒有, 可稱甚麼學者呢? 頂多祗可稱是一名缺德的『土包子』而矣!

 

 

 


臺灣進行植物探索期間, 每日總是黎明時分便要起程, 熬至日落才離開荒野, 之後進入市區進餐後, 己是晚上的較後時段了, 祗好帶著很疲累的身軀爬回酒店(臺灣稱大飯店), 草草整理當日的資料, 並打點一下翌日所需, 便是整天最渴望的幾小時休息, 待破曉時分又出發了

其中有一天晚上, 我們在往臺北市某處(記不起確實地點)的捷運站內, 正站穩行人電梯的中部位置向下方向等待時, 見到電梯下部將要接近導出鋼板處站著阿嬤(年老的婦女)和她攜著的一名年幼的孩童, 就在這個時刻不知甚麼原因, 孩童忽然一個身便仆倒在導出鋼板上不能動彈, 此時阿嬤仍似乎毫無警覺, 但站在她以上的搭客已不敢向前踏出電梯的梯級, 但是電梯卻不斷以勻速向前滾動, 電梯上的人在擠壓著, 女性的尖叫聲更催促當時各人的心跳速度, 所有人似乎意識到, 不一會可能會釀造人命之禍! 幸好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間, 孩童離開了導出鋼板, 一場慘劇得以避免, 各人得鬆了一口氣 ......

離開了捷運站, 如常進行每日餘下來的工作, 雖然當時有點驚恐, 但不一會已給疲累所佔據, 翌日又有翌日的忙碌, 在往後的日子, 直至離開臺灣時, 此事似乎忘記的一乾二淨了, 但是回到香港之後, 這件事卻在閒來不斷繫繞於心: 人生往往在一剎間選擇生死, 幸運與不幸也祗差一線之間

生命無常, 何足懼哉? 世間浮名俗利, 又何足貴哉? 終日營營役役, 如稻人之盲目拒鳥履責, 埋葬青絲, 何其愚也? 既衣食能勉為其用, 餘銀足強爭乎?!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十二日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蕨類植物科屬誌》吳兆洪、秦仁昌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1
[2]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Flora of Taiwan, FLORA OF TAIWAN(臺灣植物誌) Vol.1, 2nd Edition, 1994.
[3]《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一卷, 郭城孟 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民86年6月(1997/06)
[4]《蕨類圖鑑》郭城孟 著, 遠流臺灣館 編製, 2001.
[5]《中國蕨類植物第五卷 秦仁昌 編著, 科學出版社, 1958.
[6]臺灣特有植發現史: 西元1854~2003年臺灣特有維管束植物研究,  吳永華 著, 晨星出版, 2006
[7]  Taipei Times,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07/04/06/2003355466 (  Date visited: 12/04/2008 )
 


        


本網頁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All images and text on this page are copyright protected  © Acta Scientrium Ngensis